181 妯娌相见(2 / 2)
戚氏还没死,却说要续弦,谢荣华忽然想起前些时日京城的那些个流言蜚语。戚家早已覆灭,原先的常宁侯夫人戚氏的地位自然也每况日下。都说常宁侯是个长情之人,即便戚氏的娘家再有不对,也没有休妻的打算,只是将她贬妻为妾,送去庄子上静养。而这填房的人选,更是微妙,居然是穆灵越的亲姨母,先侯夫人的亲妹子。据说,还是个寡妇,且有一个十岁大的女儿。
如今又看到穆灵越那坦然的神色,谢荣华心里便有了底。这事儿,怕是跟这位未来大嫂脱不了关系。
不过,这毕竟是常宁侯府的家事,她也不便过问,就只当一个笑话听了。
芷兰郡主却是十分好奇,拉着穆灵越询问了一番。穆灵越的话真真假假,该说的没有任何隐瞒,不该说的却是一个字都没有透露。
说起常宁侯府的境况,难免会提到常宁侯世子穆天赐。他如今可是京城闺秀默认的最佳女婿人选榜前三,不但人长得俊美不凡,更是得新帝重用,前途不可限量。
这个所谓的最佳女婿人选榜单,在京城的贵族圈子里广为流传,谢荣华这种不怎么出去交际的都或多或少知道一些。如今高居榜首的,正是晋王楚昀鸾。尽管他一直以书呆子形象示人,可身为新皇倚重的亲王,还是尚未娶亲的亲王,身份地位自然尊贵非凡。而这个第二名,便是另外一个尚未娶妻的亲王诚王楚昀疏。
穆天赐能够占据第三的位置,只比两位亲王略靠后,可见他地位如何。
“说起来,哥哥也常常提及穆世子,说小小年纪就立功无数,堪称国之栋梁。”芷兰郡主夸起人来毫不脸红,男女之防在她这里完全就是个摆设。
穆灵越对于这个优秀的哥哥也是充满了敬意,话也渐渐地多了起来。“哥哥打小由祖父亲自教导,一直向往做个完,迈着悠闲的步子踏上台阶,回禅房睡大觉去了。
勤政殿内,楚旻宁正与几位内阁大臣商议着政事。
“眼下就要到年节了,男方的水患得到了根治,北方旱情也有所缓解,这都是离不开皇上的庇佑啊。”身为左相的杨大人,议论政事的时候,还不忘拍一拍新皇的马屁。
楚旻宁淡淡的瞥了他一眼,若不是留着他还有些用处,这种只会阿谀奉承之辈,早就被逐出朝堂了。
“虽说水患旱情有所缓解,但也不能掉以轻心,撤换的那一批贪官污吏也得尽快找人补上才行。文相,吏部向来都是你管着,进展如何了”楚旻宁懒得理会左相,便直接将问题抛给了一直低调沉稳的文忠。
文相眼皮子跳了跳,不知道皇上为何突然会问起这个。莫非,是他秘密安插到各个地方的心腹,被皇上查出来了
想到这位年轻帝王的果决,文相不敢有任何的怠慢,忙躬身站了出来。“启禀皇上,此次撤换的官员甚多,老臣已经加紧查看各地官员的档案,务必会在年前将人选定下来。”
“如此说来,就是还没拟定好替补的人选了”楚旻宁锐利的眸子从他的身上扫过,声音起伏不大,却让人有种窒息的压抑感。
文相低垂着眉眼,不敢窥视帝王的神色,只能一个劲儿的请罪。
“既然一时之间没有合适的人选,那便举行一次恩科。朕知道许多寒门学子一直苦于没有出头的机会,便趁着这次恩科,试试他们是否真如自己所说的那般。但凡能力出众的,便破格提拔。若只是一些沽名钓誉之辈,也好早些认清,免得将来到了任上祸害百姓。”楚旻宁等的就是他这句话。
文相想要说些什么,可嘴皮子动了动就是开不了口。皇上已经做好了决定,不过是知会他一声,借由他的手来把事情给办了。想到他答应了几户人家的空缺,不由捏紧了拳头。
皇上这是要那些心腹跟他离心啊
明明就是他一句话的事情,结果被皇上这么一搅和,看着是人人平等,可这里头的学问可大了。谁有本事,还不是皇上一句话的事
见他脸上的神色变幻莫测,楚旻宁在心底冷笑。文相虽说是个文官,可这么些年来一直把持着吏部官员的升迁,门生无数,均在重要的部分任职。这也是他暂时不能动他的原因之一。
文相惯会做人,在帝王面前也表现的很谦卑。即便心里不舒坦,面上却看不出一丝的不满。“谨遵皇上圣谕。”
见他还算识相,楚旻宁便又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其他几位大人的身上。年节要到了,礼尚往来自然不少,这里头便牵扯到了礼部。而礼部,一向由左相杨广之把持。
“这是邻国各个使臣派人送来的节礼,请皇上过目。”杨广之虽然是个趋炎附势之辈,但出身书香世家,于礼一道颇有研究。但凡祭祀宴会,春闱秋闱会试,以及附属国的册封,别国使臣的招待,都由他主导。
楚旻宁只是随意的翻了翻,然后就将册子丢到了一边。“该怎么回礼,就按照以往的例来办就行了。今年水灾旱灾,收成不比往年。若是涉及到粮食,就用其他的物品代替。”
“是。”杨广之应了一声,恭敬地退到了一旁。
待处理完这些大大小小的事务,日头已经中天。楚旻宁看了看沙漏,推算出大概时辰,也就不急着问下去了。
众人一见皇上这般姿态,便知道用该到了去雍和宫用膳的时辰了。每日的这个时辰,皇上肯定雷打不动的去往雍和宫的。想到帝后二人之间坚不可摧的感情,几位大人就很识相的退了出去。
“还算有些眼色。”楚旻宁换下一身的龙袍,穿上月白色的常服,便带着高全盛朝着雍和宫而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