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汇集(1 / 2)

加入书签

凌晨时分,也就是五更前后,在鼓楼报时的鼓声中,在鸡鸣报晓声中,新的一天即将开始。

从高处看,一排排的房舍里头渐渐有了亮光,时辰到了,人在起身,但天光没有大亮,所以起早的人还需得点着油灯照亮,以便起身家衣。

一幢幢青砖碧瓦的房舍之下,是勤勉辛劳的人们,在这春夏之交叫人慵懒的时节,这个集镇绝大多数的人仍然秉持着早早起身的传统,没有几个愿意把大好时光浪费在床铺之上。

这个时候穿衣也是舒服的,里头是细麻布的褂子当内衣穿,外头或是短打的对襟褂子,有身份的就是一袭长袍绸衫,穿着轻飘飘的不压身,推开房门出来,一阵清晨的微风袭来,立时就是叫人觉得浑身舒爽。

做活的是扛着扁担挑子准备出门,有人在磨锄头或是镰刀,预备到田里去做些杂活,松松土或是锄锄草。

山东这里土薄,水也少,后世种葡萄樱桃苹果倒是不错,在这个年头,种粮草就和江南没得比了。

更多的人是拿起账簿,算盘,笔墨什么的,预备到铺子里去开门。

这里毕竟是一个大的集镇,商号众多,店铺林立,下田的农夫和卖力气的是少数,更多的是各种铺子里的买卖人和伙计们。

和普通的铺子比,早点铺子又是起的最早的一群。

四更前后,这些铺子就起来生火了,揉面,做汤,忙活一个时辰之后,才会迎来最早的一拨客人。

等启明星退去,残月也在天空中彻底消失的时候,这个集镇就彻底苏醒,展现出了勃勃生机和活力。

平时是这般的景像,但在今天,却是和往常不大相同。

这一天的早点铺子普遍都缺乏供应,什么烧饼和炸油鬼都是卖的光光,包子馒头也是卖的一笼不剩下,所有的点心铺子门前都站了一群群起来买早点的镇民,众人先是睡眼惺松,后来等的不耐烦,便也是一点的焦燥。

衣服和精气神就够吸引人,再看手中的刀枪,全部是堡中的匠人精心打造,从每个细节来看,亲丁们手中的刀枪都是毫无瑕疵,全部是难得的精品上品。

枪尖是精心打磨,看着就锋锐异常,饰以红缨,再配上标准的枪杆,持在手中,阵列成林,引得集镇上的人一迭声的赞叹。

营兵的长枪兵,全是消耗品,手中的长枪说是长枪,倒不如说是木杆子配铁枪头,根本不是标准的长枪制法。

东西好坏,一看就知,是不需要多说的。

工部和地方上的奴隶工匠,吃不饱穿不暖,又要被人奴役欺负,哪里有精气神来打造上好的兵器?

长枪是如此,腰刀更是打造精良,不是明军常用的那种阔刀,而是以戚继光仿倭刀形式的柳叶刀,长而锋锐,对刀锋锻打有特别高的要求,这些辽东匠人常年打造兵器,虽是不能和正经倭刀比,不过锋锐程度上,其实也相差不多。

最引人注意的,还是那一支一支的火铳。

现在浮山的火铳全部是用上好精铁打造,每一支都是精心打造,根本不需要担心炸膛或威力不足的问题。枪管比细长的鸟铳要短一些,但管壁更粗,也是打磨的更加平滑,每一支火铳是标准重量十一斤,还有一些重十五斤的重型火铳,数量很少,但试射时威力大的惊人,二百步内,能把牛皮盾牌打的粉碎,就算到三百步这样的距离,仍然是可以有相当的杀伤力。

威力是很大,但用铁极多,也很耗工时,以浮山现有的工匠人数,短期内只能装备不超过二十支这种大火铳。而且,这种火铳后座力太强,要是顶在肩膀上击发,后座力能把人的肩膀顶碎,所以用这种重型火铳就需要在铳管下安装一个三角木叉来固定,并不是直接扛在肩膀来打。<>

这些事老百姓当然不知道,他们只是看到浮山兵有几十支火铳,并且不是那种工部出来的拼接货,是比几十年前老火铳还要精良结实的多,看起来也粗的多的上好的火铳。

等再看到那十五斤重的重火铳时,稍微内行的都是吃了一惊,这种火铳,威力还不知道如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