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零九章 仁心(1 / 2)

加入书签

听了老掌柜的话,张守仁是又怒又笑,李老掌柜满是皱纹的脸上也是哭笑不得的模样。

这大明天下,比这更加稀奇古怪和说不得的事情也是多了去了,在李老掌柜看来,张守仁现在的反应,到底还是因为年纪轻了,见识不够广博。

这天下的事情,要是多走几遭,多看一些,怕是哭笑不得,或是叫你哭得笑不得的事,更是多了去咧。

“不能再看,不能再看了!再看下去,不晓得什么时候有空去看你的盐池。”

在被堡中人称为“匠户营”的地方看了一圈,李老掌柜也是开了眼,凭他多年的经验,也没见过这么多踏实肯干的匠人,更没见过这么多精巧细致的活计。

他很奇怪,但看了一圈,也就释然。

奇怪的是匠人为什么这么卖力气,要知道,不管是工部圈养的匠户,或是地方上的那些普通工匠,做起活来都是有气无力,质量都是将就,没有哪一个工匠做活是真正细致认真的。

只有民户的工匠是得一分银子做一分活,按要求和标准来,但民人匠户想做军用的东西就不成了,毕竟是犯忌的活,平时不敢做,自然手艺不高。

张守仁这里,匠人们原本就是军中所用的工匠,一直就是在打造火铳兵器等军需物资,以前他们做活当然不会如现在这般卖力气,打造的兵器全部是编了号,每一样在质量上都是毫无瑕疵,每把刀和每一柄枪都是用精铁所打,枪尖锐利而坚实,刀锋锋锐之极,而刃口平滑坚实,一看就知道是上好的强兵。

李掌柜混迹江湖多年,大明营兵的装备和眼前这些兵器比就是渣渣,根本没得比。就算那些刀头舔血的江湖豪客和响马,所用的兵器也比眼前这些要差一线,毕竟民间的野路子和正经的军匠是没得比的。

在他看来,也就是上次入关时见着的东虏用的武器,能和眼前这些相比,质地上是相差不多,但论起整齐划一,配套流程都仿佛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似的,也还是首推浮山。

也就是胶州城的药房能和浮山这里的比,不过胶州城的大药房价格可不便宜,毕竟人家将本求利,不赚钱的生意谁愿意做?

但医疗这一块在张守仁这里却是一个纯粹的福利,草药和成药都是全免费的,只要是堡中的正式居民,并且落户,就可以享受到这个待遇。

这个消息传扬开来后,听说全浮山所有不少人都想着入籍到张守仁这里来,但除了加入亲丁队可以落籍外,还有的就是匠人可以落籍,否则的话,就不能接收。

此事使得不少人大为失望,也是有很多人在暗中渴盼。

以目前张守仁做事的风格来看,这要是哪一天正式替代周炳林千户,成为本所的当家主事人的话……

当然,这个话现在只能在心里想想,或是亲朋好友暗地里说说,是不能也不便宣诸于口的了。

而且,在医疗上,张守仁的目标不止是如此。

中医在后世是日渐式微的,张守仁也是知道,中医先天有不小的缺陷,比如在外科手术上,基本无法相比,一个阑尾炎在现在是可以要命的事,在后世也就是一个极简单的小手术罢了。而中医可能会有高手能救治,但因为中医是以经验为主,理论基础的缺陷和传承办法的限制等等,导致中医水平参次不齐,骗子神棍一样的医生到处都是,遇到好医生可能救命,遇到这些庸医可就是要命了……

他要做的,就是建立一个大型的中医传承和研究机构,把中医体系和标准化,在药方上去芜存精,并且尽可能的把成品化和标准化,在可能的提前下,把西医的一些强项提前引入中国……

这个决心很大,并且要耗费巨资,不过他认为,就算自己不能做政治和军事的强者,哪怕能做成这一件事,也算是功德无量了。

“国华之心,真是仁者之心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