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新军制(1 / 2)

加入书签

整个白天,浮山所就是在一种欢快和酒宴征逐中过去了。

方圆不过几里的所城住进几百人,一下子就显的拥挤了很多。一个千户所,客栈也就一家,还有几家饭馆可以勉强住人……不过指望这些达官贵人们和他们的随从住那种苍蝇馆子,这肯定是绝无可能,并且会大大的得罪人。

好在事前已经做好了准备,所城原本是一个军事防御中心,所以有军营和马铺等建筑,再加上打扫干净的城隍庙也能住一些官员,随员们多半安排在军营,事先修缮和打扫过,被褥什么的也是齐全……反正夏天只要一些薄被或是毯子就可以了。

这样一直到黄昏时分,刘景曜领着登州都司和兵备道下的属员们在所城四周巡视了一圈,看了看这个守御千户所的防御设施,到黄昏时分,众人都感觉十分疲乏,毕竟是从各处先到登州,然后再一起赶路过来……二百多里的路程,这些人足足赶了四天,一个个还累的人仰马翻。

他们都是知道张守仁带队用了一天半的时间从浮山赶到登州,然后还和登州兵狠狠干了一架……对这件事,百分之九十的人都表示了谨慎的怀疑,毕竟这个记录实在是叫人觉得匪夷所思,难以置信。

刘景曜没有要求阅兵,随行的官员武将们也很知情识趣,没有提出这个叫周炳林难堪的要求。

一般来说,地方上负责军务的文官,每到一地,都会要求校阅兵马,从点名开始,然后是考较将官和士兵的弓箭,看了弓箭火铳后,再考较阵法,也就是什么三叠阵,九宫八卦大阵什么的,这一全套考完事了,视乎合格的程度,然后给武将考评打分。

每次阅兵都是上上者,就算没有实绩的战功,时间久了也会得到升迁。

屡次考核不合格的,特别是点卯不齐的,时间久了,上官也回护不得,营将是一定要被免职开革的了。

卫所这里不考不阅,主要是大家心里都明白,卫所兵早就不能用了,朝廷拿他们当辅兵的心思都是没有,校阅卫所兵,就是强人所难,当官的太不知道体恤下头的人,传扬出去,会被人说刻薄的。”

“正是,正是。”

一群武官,都是五六十岁,北方卫所的中高层武官多半被征调过,金戈铁马,也是上阵厮杀。眼看着曾经盛极一时,屡战屡胜的王朝一直在溜檐儿往下走,这些老军头心里也自然不是滋味。

他们对张守仁也是抱有很大的希望,因为毕竟是实打实的报上去功绩,又有六百破三千的神话在前头,大家对张守仁的治理浮山所和训练军队,都是有极大的好奇心。

结果闻名不如见面,这浮山所城看着也是比外头干净有秩序,人的精神面貌也好,看着都是红光满面……听说是一直给张守仁做事,每户军户都可能在各项工程中赚了一点,所以精神饱满,吃的也不坏。

但只是这些的话,自然是不可能叫这些老军头们满意了。

他们当然不会知道,从张家堡到浮山所的道路刚重修完,下一步就是重新修筑所城,不仅重修,还会在所城外修筑军营,还要慢慢把匠户营迁过来,以后浮山营的中心,就是在千户所城的所在地附近,在一两年内,将会形成一个很大的核心地带,从打造兵器到练兵,还有演练火器的靶场,储藏军需物资的大量仓库,都会在这所城附近修筑而成。

张家堡当然会保留不少东西,比如仓储,盐池,少量的匠户和驻屯一些浮山营的兵马,还会修筑港口,码头,但陆地上的中心,是肯定会往更加中心,有好几条官道连接各地的浮山所城来。

这些都是张守仁在崇祯十一年下半到到崇祯十二年上半年的计划,一篇大文章正在作,这些老军头刚到所城,所见的还是和往日差不多,当然也是有藏不住的失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