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灵机一动(1 / 2)
所谓灵机一动,就是林文远此时的鲜明写照了。
原本他是打算说无事,然后叩头退出,不过在话到唇边的一刹那,林文远的话语却是变了。
“是有一件事,想求阁老。”
“哦,你说。”
若是别人,在这个时候还来烦,薛国观就要叫人撵出去了。
不过他对林文远确实是十分欣赏,因此微微一笑,喝了口茶,道:“你家张大人,又有什么新鲜花样了?”
说起来薛国观对张守仁也是十分好奇的,这个年轻后生,委实不简单。
世职百户,现在做出如此事业来,还把眼前这姓林的小子成如此杰出优异的模样,这个张守仁,岂是易与之辈?
换了以前太平岁月,肯定是要叫张守仁上京来,亲眼见上一见,才能真正完成品评。不过现在这种时世,以前的旧规矩还是算了吧……
以前官员,武官袭职要到兵部和都督府办手续,还要面圣陛辞,皇帝当然也不可能单独召见一个小臣武官,而是把人混在一起,相关部门安排好日子,引见时带一票武官来,大家一起叩头,皇帝说几句好听的话,然后就挥手撵大家滚蛋。
文官也是如此,不过陛辞之后,有三年一朝的规矩,朝廷也是害怕地方官当久了,无礼中枢权威,三年一来,到各部和深宫中受一点敲打和震撼教育,然后回去当地方官时,就能老实很多。
这些规矩,现在是讲不得了,要不然的话,薛国观一定很想亲眼见一见,能把一个小旗官成眼前这模样,背后的人,还能了得?
“是我家大人来信……”
林文远张嘴就说胡话,丝毫不觉脸红,要是薛国观知道被眼前这个他心中的杰出之士给骗了,心里也不知道做何是想。
清军南下,一路拖着红夷大炮奔走,经常是围城数月,火炮才沿路赶来,然后几炮轰开城门,战事宣告结束。
这样的打法,张守仁肯定不乐意,他要的是火力凶猛,炮身轻而稳定,质量上等的野战炮,这种炮就非得用高炉练出优质铁水来,而前提更是要有大量的优质铁矿石和生铁!
不仅是火炮,军中要用的,哪一样不是要用铁?
浮山那边钱是不缺了,铁的价格也不是太贵,但生铁购买实在是太困难了,而铸炮和打造火铳,废品率又实在太高。
明朝在耶苏会手里买炮,英国人造的四磅小炮都是开价一千两,明廷还照样乐呵呵的接受了这个价格,其实这种小炮,到远东的价格是每门二百两,而在英国本土造出来,不过六十两银子就能成功。
之所以明朝接受这种天价,并不是明朝傻到这种程度,实在是因为铸炮的成本在大明是太高了。
当时有记录是这样的:“大铳铸十铳能得二、三可用者,可称高手。”
也就是说,废品率高达七成到八成,火炮的成本单门来看是不高,但算上这么高的损耗率来说,那就是高的吓人了。
这样的损耗,要的铁实在是太多太多,花钱也是买不到。
现在天下到处战乱,铠甲兵器火铳都是利器,流贼官兵东虏北虏都一窝蜂的需要,而大明官矿又是全处于瘫痪废革状态,想买铁,也得有地方买去。
原本再缺铁,浮山上下也只是在想法子去多买一些,林文远和浮山每天都有快马传递消息,听说张守仁已经重托了几家商行,花大价钱多多购买。
林文远以为缺铁之事就这般能解决,等今晚看到眼前情形时,才知道张大人也是有出错的时候,买铁这事,有点儿想当然了。<>
晋商是多大的资本,多么宽广的人脉,用铁量一增,经果也是抓瞎。
当然,他是不知道范永斗是把生铁贩卖到草原和辽东,卖给女真人和蒙古人,这样需求量当然有点儿过大,正常情形下,生铁也不至于到如此紧张的地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