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大办学堂(1 / 2)
“妹子,大人会有法子的……你这个当家娘子,不必这么担心嘛。”
看着自家妹子那担心的神色,林文远也是一扫愁绪,哈哈大笑起来。
“哥,你说的这是什么话呀!”
林云娘恨恨的一跺脚,扭头就进了里屋,短时间内,是不打算理自己这个脸皮超厚的哥哥了。
倒也奇怪,林文远以前虽然走南闯北,相对普通军户是见识多了若干倍。但性子脾气,可没有现在这样挥晒自若,甚至是嬉皮笑脸,没有正形的模样。
她有这种感觉,林家娘子当然也是有。
用担心的神色瞥一眼自己的丈夫,林家娘子便又是说起儿子上学的事了。
林家的大儿子已经六岁,按中国人的习惯,如果要读书的话,正好是开蒙的年纪到了。以前穷困的时候,也是压根没想过还能给儿子念书,现在却是顺顺当当的进了公学,不仅学杂费全免,学校还供应早饭和晌午一顿饭,到了晚间才自己回来吃饭。
校舍倒不是建在堡中,而是出堡向东的二里多外。
现在张家堡发展成这样,堡外也是建了大量建筑,早就不是当初的荒凉模样了。
建在堡外,是方便东边几个堡的军户子弟也来上学,彼此间都距离不太远。
至于西头那几个堡,还有浮山所城,是打算是所城往西边诸堡的半路上,再建一个大的公学,相隔都不超过五里路。
虽然有点儿远,不过穷人的孩儿早当家,五六岁的娃儿早就满山遍野的乱跑了,放羊打猪草,什么样的活计都做过,走几里路上个学,还真累不着他们。
再者,就是发鞋,发纸笔,书本,一应俱全,包括什么“校服”,都是发下来。
这是哪一国的道理?
听到的人,脑子里唯有震惊二字而已。
要说大人现在给浮山营补新丁,要囤积物资,修理军堡,这些花钱花在明处,没有人不赞同。这种投入,将来是要有产出的。
可给孩子们读书识字,花费这么多,所为何来?
而且浮山也不仅是这个公学,还有吏科学堂,法科学堂,更有有点儿见不得人,鬼鬼祟祟的特务学堂什么的。
军营里还有教导队,将来就是讲武学堂。
这么多学堂,投入的钱还少了?
就是医院来说,还是要附医学堂,给有志于学医,掌握一门吃饭手艺的半大孩子们学习的机会。
几年医学下来,出来之后,名牌是响当当的。
因为能把胶东一带真正能看人治病的医生集结在一处,并且对学生因材施教,而不是那些乡野游医,只靠着几张方子骗人吃饭的江湖郎中那可是强过一百倍一万倍。
这样学堂里出来的,怕是真有几分本事。
就算自己谋食不易,也能在浮山营里当军医。浮山每个队到哨一级都是配给军医和助手,俸禄薪饷待遇不低,现在还在缺人手,几年之后,怕就能满编。
“大人真是,真是,真是……”林文远吭哧了半响,终于道:“真是大手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