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矿区(1 / 2)

加入书签

“总之,此事和利丰行也是息息相关,老头子这里多帮些忙,我们东主也不会说什么的……国华此去,从我这里调给你十来个人手,都是商行的老手,也略懂一些铁矿的好手跟随,遇事也有一些助力……”

“好,多谢了。”

此事谈妥,也是张守仁一大目的完成,当下宾主皆欢,再谈一些生意上的细务时,就是没有什么争执,很容易就谈下来了。

等张守仁步出商行时,外头已经有十几人站着,都是出门的劲装打扮,每人都有一匹适合长途出行的好马或是健骡,行李也打好了,等张守仁过来,各人都是一躬身,齐声道:“见过大人。”

“好,上马走吧。”

看到杨英明等几个自己人也在其中,都是精明外露的样子,张守仁心里也十分高兴。

钟显那边确实严重缺人,整个浮山营架子搭起来了,加上政务财务庶务工程器械一大摊子事铺排开来了,人手不足是明显之事,想要解决,最少还得有一两年甚至三年以上的功夫。

等杨英明等众多的青年学生成长起来,能力又强,忠诚度上肯定比外人强出很多,到时候,人才荒才算勉强度过。

从胶州出行,一路自是餐风露宿,辛苦自不必提,张守仁自穿越至今,除了几次登州行之外,连莱州府城也没有去过,这一次从胶州沿胶州一路西行,经高密,过安丘,特意走青州府城走了一圈。

青州比起登莱要富裕的多,府城之中人口过五十万,到处都是怡然自得的城市市民和过往的客商,人群稠密,脸上光泽也都较为红润,衣料也比登莱一带要讲究。

当然,时逢末世,叫花子乞丐的数量明显超过了正常水平,城中也有好几个粥厂都在放赈,这个年头,人心畏惧天命,为富不仁的当然不少,但富者愿周济贫民的也是更多。

看商行,了解盐的行情,再看铁器,果然是到处都在缺铁,打铁的铺子倒是不少,但没有矿石生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现在光是在城中一转,农具什么的就是已经卖极高的价格了,甚至是主妇必用的顶针缝纫针之类的小物件,价格也是比以前涨了好几倍上来。

至于最要紧的兵力布防,看的张守仁几个是频频摇头,林文远还好,跟随出来的亲卫们都是一脸的鄙夷。

青州城守营帐面上不知道是多少人,但实际上估计也就三四百人,其中还有一半是老弱,扛着木枪都嫌费劲的样子。

青壮也全是兵油子的样子,在城中四处巡行勒索,城门口处也是勒索商旅,不少人手中的兵器都绣的不成模样,根本就是吓唬人的摆设。

这副模样,连胶州这个州城都不如,青州府好歹还是府城,十几里的城墙,看着高大厚实,但凭这些兵来守,怕是人家一鼓之后,就能把城池攻破了。

“这样要是遇着敌兵来袭,如何得了!”

山东腹地,包括临清济南一带,也确实是没有遭遇过兵灾,山东上一次有事也就是闻香教的叛乱,一群闹事的农民罢了,根本不算什么威胁。

看到青州这样的情形,明显就是太平久了,心都懈怠了的原故。登莱一地,好歹以前要支应辽东战场,援助皮岛的东江镇,后来又被孔有德兵变闹的遍地烽火,所以登莱兵马好歹还象个当兵的样子,城守营和海防营总有一二百能披坚执锐的兵丁,看青州这里,堂堂一府,拉出来的兵连即墨营都不如,差距实在太大了。

现在看似无事,一旦有事,就是不可解的死局了。

怪不得李自成也好,张献忠也罢,除非遇到大股官兵,不然的话,纵横地方,几无能制者。<>

明朝的兵制,实在是大成问题,对地方的防守和控制,实在是非常的弱,中都凤阳,在明朝是何等要紧的地方,居然被流贼一攻就破,还差点威胁南京,而且现在各地流贼闹腾的年头也不少了,山东这里还是这般模样,也委实叫人不知道说什么是好了。

只能用“全无人心”来形容这些尸位素餐的地方官员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