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火炮(1 / 2)
在铸成野战炮前,浮山营在大半年前就开始铸炮了,那时候张守仁银子虽然不多,不过只要是铸炮需要,他就会直接批条子,用白银换了大量的青铜回来。
中国不是一个铜储量非常多的国家,事实上以大明现在的开矿能力,民间的铜钱都不够用的,况且中国民间还有大量使用铜器的传统,洗脸盆都用铜盆的人家也不在少数。
这么大的需求量,结果开采量严重不足,而且铜的质量也不佳,著名的宣德炉就是明朝宣德年间,由国外一次进贡了大量黄铜,结果被皇帝亲自批条子使用,铸成了各式铜器,最多的就是传世最广的铜香炉。
这个时候,到处都在铸炮,对铜的需求就更大了,一门火炮从铸成到用完了使用期限,消耗的铜可是海量数字,张守仁虽然大方,但对铸炮的损耗也是实在心惊肉跳,特别是开初几个月,简直是用钱如流水,大量的铜在反复的铸造中被消耗了,浪费了,但为了让工匠的技艺进步,舍此之外也是毫无他法。
好在老林一伙都是张守仁拉拔出来,大明工部的那种惊人的损耗和浪费在浮山是见不到的,而且大家是真的出心出力,技艺是越来越强,前一阵子修好的烽火台和墩堡中,就是装备了不少不具备移动能力的青铜炮。
到现在,野战炮终于也是能够装备部队,这无疑是一个极佳的上好消息。
“拖拽行进我们也试过了,”野战炮就是有炮耳和炮架,易于用大车和挽马拖拽,在交付之前,匠户们也是用挽马试验过机动能力,现在听到张守仁问话,林重贵也是没有一点压力,很爽快的答道:“三斤炮最轻,两匹马拉,咱们试过一天从浮山到即墨跑了个来回,马也不是很累。九斤炮最重,最少得六匹马才能达到相同的效果。当然,大人要注意,咱们都是在官道上拉,特别是从浮山到方家集的各条道路,大人都是重修过,这路太好跑了。出了咱胶东地界,恐怕路没这么好,甚至可能是没路的荒地。”
“你说的是,把挽马的拖拉数据记住,等将来真的要机动时,我们把挽马的数量加倍。”
事情真是多啊……
张守仁放眼看去,队官们有一小半在这,一大半在各自的岗位上。现在营中事物烦多,张世禄和张世禄几个老成人被他留在身边,干一些救火的勾当,这炮队的队官,只能在这几个人之中挑一个了。
“世福,就是你吧,炮队十分要紧,其实还在马队之上,除了你挑起这个担子来,换成别人,我可不能放心。”
这么一说,众人脸色都是微微一变。
按张世福的地位,应该是坐营官,张守仁在的时候,他是张守仁的副手。张守仁出外,他就是临时的主事人,除了他之外,别人的威望都担不起来。
现在张守仁把张世福派去做炮队队官,炮队确实要紧,全营各队,炮队在张守仁心中最要紧,这也是大家都知道的。
不过无论如何,这样的安排是有点贬斥的感觉。
“中,俺就去炮队。每天一定带部下苦练,两个月内,要拉的走,打的响。操炮动作要迅捷,打的还要准。大人发下来的测距法和射击操典,炮队一定遵照执行。”
“好,好!”
张守仁大为高兴,握住张世福双手,笑道:“世福大哥,你真是我的左膀右臂。”
“大人这样的夸奖,属下实不敢当。”张世福很平静的道:“大家全部都是大人的左膀右臂,只要大人有差遣,我等无不竭诚效力,岂有推托之理。”
这样说法,众人都是微笑应承,都道:“世福哥说的是,我等都是大人心腹。”
张守仁心中的块垒也是被这些忠心耿耿的部下打破了不少……有这么些人陪在自己身边,赤手空拳都打出一片天地来,现在小小风波,简直就是一小块水洼,大步踏过去就是。<>
他此时心中一片空明,打眼扫视着眼前的一堆邸报,心思也是动的比平时快捷的多。
“钟令吏在这里?”
张守仁沉思的时候,钟显也是和大家一样,就是在一边静静守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