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零八章 成军(1 / 2)
等朱王礼所在的那个什全部赶到饭堂的时候,大家心胸里都是有一股说不出来的感觉……放眼看去,都是一样的军服,一样黑亮的皮靴,一样的装饰打扮,所不同的就是军官和什长伍长们身上有不同的标识,可以根据标识来辨别是军官还是士兵。
哨长以上,身上的银饰多,有几个显著的标识,写着官职名衔,一看就知道是何职掌位置,这样在战场上,方便大家团结在上官四周,不容易一触就乱,一败就散。
现在的军队其实都有相应的东西,明朝是一百二十人一面百户旗,根据百户旗来指挥部下,再上来是各级将旗,用旗语指挥。
但这样缺乏核心士官的凝聚力,一旦战局不顺,就可能全军溃败。
清军要稍好一些,通过铠甲的不同来区别马甲和步甲,有马跟役和无马跟役。
通过背后所背的小旗的形式不同来区别是白甲兵还是前锋营,是普通的士兵,还是有官职在身的拔什库。
浮山营暂且还没有引入军衔制度,军服装饰也尽可能的简单了。
但在朱王礼等人的心中,仍然是有难以遏止的震撼之感。
这是集体之美,整齐之美,压迫之美,暴力之美。
整齐如林的长枪,枪尖锐利,锋芒毕露,枪头上有四道显著的血槽,枪柄与枪头的联结部份包着铁,用来保护。
枪尾也是有钝铁头,大多数的长枪制式是三米长,这个长度用来集团冲锋时正好掌握力道,容易操控。
也有少量的五米长枪,这是用来防范骑兵集团冲刺时用的。
火铳手们的火铳则是放在自己的身边,并不影响用餐。
所有士兵和武官都是一副兴高采烈的模样,四千余人分成几个饭堂用餐,以往为了减轻厨房和辅兵们的压力,用餐时间是错开的。
每支火铳都配着刺刀,明军的火铳也有这种装备,只是量少,质量不一,而且明军不重白刃战和训练,自是没有什么大的用处。
浮山营这边,每个火铳手都是先接受体能和格斗训练,然后才是火铳训练,现在还要练习火铳刺杀术,这种转变,叫火铳手们趾高气扬,感觉自己比长枪兵们还要厉害的多。
五个步兵队一字排开成方阵后,又是配着短刀的炮队入场。
炮队原本是不打算配武器的,后来在炮队新任队官张世福的强烈要求下,匠户营那边紧急赶制了这种悬在屁股后头的长匕首一样的短刀,挂在身上,让炮队将士们的底气增加了不少。
再下来是马队,车队,工兵队的官兵。
工兵队和车队的装备与炮队相同,马队却是人人在腰间一柄马刀,样子也是十分神气。
此时也就是刚过辰时二刻,是后世八点来钟的光景。
旭日初升,温暖的阳光把早晨的一点凉意驱散,每个人身上都是暖烘烘的,感觉是十分舒适。
各队的队旗都是迎风展开,在微风的吹拂下,猎猎作响。
浮山营旗则是被捧在升旗手的手中,此次正式升起后,它将比张守仁的将军旗更大更高,更为显眼,以后就是每天都升起,做为整个营的象征了。
张守仁站在木头搭建的将台之上,看着眼前的情形,双眼也是禁不住有点湿润了。
这么久来的辛苦,能看到眼前这一切,还是值得的。
自己的梦想,就是由自己一点一滴的打造成型,这种快感,委实是世间第一的享受,别的一切,都只是笑话而已。<>
男儿大丈夫,一生功业就不过如此,也只需如此!
“升旗!”
五千余人,包括四千二百名战兵,八百多名辅兵,都是按一队四百多人的方阵排好了,整整齐齐,见棱见角。
长枪高举,火铳扛在肩膀上,每个人都是神色肃穆,双眼炯炯有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