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为何而战(1 / 2)

加入书签

在一个皇朝的初兴阶段,由于吏治清明,粮饷充足,军队有良好的待遇和训练,在战斗力上可以保持相当长的时间。

皇明之初,大明横扫**,以骑兵对骑兵,由南统北,就是难得的壮举。

到成祖时期,明军屡次扫荡沙漠,蒙古人望风而逃,连做战的勇气也没有。

这样的强军,对上所谓的近代军队,装备相等的话,也是并不吃亏的。

近代军队,只是工业化和贸易大发展,积累了相当的足够的物资来维持装备和训练,同时也更讲究军人荣誉和仪表,骨子里头,就是复兴了古罗马和中国秦汉时的古典军国主义罢了。

只要有足够的钱粮,封建军队和近代军队并没有相差多少,有一些细微的差距,并没有发展到量变到质量,从根骨里来说,是一回事。

与这两者相比,张守仁更希望自己能带出现代军队来。

现代军队,在训练上和前两者差不多,军纪上,可能还要稍微宽松一些。封建军队是动辄砍人脑袋,靠铁血来维持战斗力的例子不少,近代军队,在执行军法上也是绝不会手软。

这两者,都是在思想上和现代军队有差距,所以不得不在军纪上十分严格,甚至到了残酷的地步。

而现代军队,就是物质,纪律,训练,加上知道为何而战,这才是绝大勇气和一支强军的本源!

一支军队,前有强敌,后有追兵,天上有飞机,没有补给,没有后方,没有基本休息,从头到尾,一直在战斗,有时每天要强行过百里。

就是这样,还屡屡战胜强敌,最后行军数万里摆脱追击,建立根基,这听起来象神话,但这就是一支典型的现代军队的表现!

“要让他们,知道为何而苦,为何而战?”

保一方平安,现在做的已经到极致了。

对士大夫来说都是如此,更何况这些连饱饭也吃不到口的细民百姓?

寒风之中,张守仁扫视四周,看到的尽是忠勇勤恳的面孔,看到的,也尽是信任自己的眼神,只是这眼神之中,也有一些怀疑,大喜的日子快到了,这样悍然杀人,是不是不吉利,大人驭下,是不是太严苛了一些?

“传我的令,被杀诸人,每家送我的私人抚恤五十两。他们不能算烈士,也不能享受日常供给,不过我不忍心看到跟我多日的弟兄留下遗族受苦,用我私人的钱吧。”

此事还急不得,不过张守仁也是明白,浮山的政工工作,也是必须提上日程了。

听到他这样的话,场中的人都是松了口气的样子。

还是这样的大人,还是爱兵如子的大人。

“呼……”

一时间,情不自禁的呼气声和风声混杂在一处,令人有一种如释重负之感。

孙良栋大喝道:“你们这些混球,都给我立正!”

立时就是“哗!”的一声,校场中所有军士和武官们,都是站直身体,人人神情肃穆,眼神中也是坚毅之色。

孙良栋是老人中的老人,而且行事果决狠辣,是个不讲理的凶悍将领。

此时脸上怒气充盈,他在外头正迎宾时,被人紧急叫进来,临近张守仁的婚期出这种事,更叫他愤怒难遏。<>

“大人供给我们吃喝,拔我们于泥涂之中,他的话就是法,谁不遵守,就是眼前这例子,今天杀这几个,明天谁犯法了,我继续上报,继续砍人,都听到了没有?”

“听到了!”

很多人参差不齐的答着。

“我听不见!”

“听到了!”

孙良栋刚要后退,张世福又上前一步,目光沉稳有致,提气喝道:“你们吃的是谁的饭?”

“张大人的饭!”

“领的是谁的饷?”

“大人的饷!”

“受的是谁的恩惠?”

“大人的恩惠!”

“要报效大人恩德不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