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知天下事(1 / 2)

加入书签

见到女主人回来,和小男孩嬉戏着的老黄狗也是迎了过来,用温热的舌头舔了舔女主人的手,摇着尾巴,十分亲呢。

它身边有一条小狗,两个月不到了,长的十分活泼,此时也摇着小尾用,用好奇的眼神盯着女主人看,倒不提防,被小男孩一下子提到了尾巴,半拉了起来。

李家娘子喝斥了一声,制止了儿子的鲁莽行为,然后就是伸头探脑的向堂屋东首的房间里头看。

张家的门首上只有张德齐和张李氏并张载文三人的名字,但每天在院子里来往的人却并不少。这条巷子就住着几十户人家,有五六户人家咬着牙齿凑钱请了张秀才讲课授书,把儿子送到这里来,就算中不得秀才,好歹也不能当睁眼瞎子。

中国人在教育是最舍得花钱,虽然这个巷子的人家都不算富裕,但在读书的事上,倒也没有人舍不得。

她在外头看了再看,最终来到学屋前,娘家人已经慢慢赶了过来,都是站在门首前,不好先进来。张李氏来到屋前,透过窗子蒙窗纸的一个破洞往里看。她的丈夫张德齐正在教书,二十五六岁的年纪,脸上的神情却是十分严肃,这样才镇的住那些半大不大的调皮捣蛋的学童们,在学童们读书的时候,张德齐就背着走来回的踱步,听到有错误的地方就叫人停下来,然后很耐心的替人讲解。

这样望着,李家娘子觉得心里很不是滋味,丈夫学问极佳,她虽不是很懂,但丈夫的同年好友们每常夸赞,这些她都是知道的。可惜中了秀才后,丈夫掷笔不考,再也不愿进考场了。用张德齐的话说,现在大局这么不好,中了举人或是进士又怎样?

万一……万一要有什么,当了官要不要给朝廷守节殉国?当地方官,要是收不上赋税怎么办?要是流贼来攻,守土有责怎么办?

皇上杀起大臣来,可是不留情面的。

虽然李家娘子知道丈夫说的有理,这年头当官的,十有九个都是昧心在做,否则的话,一定做不成功。

他的妻弟李均方也是一个秀才,却是已经三试不中,身上酸气很重,见了姐妹,爱理不理的点了点头。

一家人中,只有岳父对这个女婿向来十分激赏,老头子背着手进来,其余的家人从雇来的骡子上取行李,翁婿二人一边看着,老头子先开口道:“叔平,你叫大姐到德州来,老夫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德州虽是要地,城池也险要,但没有太多驻军,现在山东兵马,齐聚济南,而且济南是封藩所在,又是省会府城,十分要紧,城池也很险峻,人常说,小乱居乡,大乱入城,今老夫想来想去,还是济南安全一些,就这么来了,你可莫要怪啊。”

“岳父大人说的哪里话来……平时请也请不到,枉驾光临,小婿幸何如之……”张德齐赶紧大声回答,听到这样的话,原本一脸忧郁的妻子脸上露出笑容,忙着归置行李的岳母和妻弟几个人,也是呵呵笑出声来。

“只是……只是……”

张德齐再三犹豫,想把心底里的话告诉岳父,但一想自己的推断也不能完全做准,现在兵马也确实齐聚济南,岳父一家刚来,自己说出来再有理也是象把人家往外头赶,何必生出这样的误会来?

他的分析,是这一次清军必定南下,而且一定会深入山东,甚至更南!

张德齐不考功名,不当举人,就是因为对时局十分绝望的原故。他对清军历次入关的规模,人数,进军路线,耽搁的时间等等记录十分注意,这一次清军入关,时间上和兵力人数上,已经和他推断的几乎没有任何区别。

入关的人数是越来越多,时间越来越久,不象头一回进来,匆忙打了几仗,又匆忙就退走了。那个时候,清军对明朝内部没有底气,不知道明朝会汇集多少勤王兵马,也不知道明军的京营禁旅有没有战斗力,更不知道会不会陷入包围。<>

有种种顾虑,清军第一次入关和出关都很迅捷,说是入寇,更象是一次大规模的侦察斥候行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