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迎客(1 / 2)

加入书签

蒙蒙细雨之中,姜敏等人策马而行,终是离开了卢象升的帅帐或宣大镇的军营。

在他们的身后,是一座仍然有生气和士气的庞大营盘,虽然几无粮草,虽然弓矢火药几乎荡然无存,但仍然是有一股肃杀锐气。

“我怕卢制台他们,命不久矣。”

在赶路之前,丁宏广抹了一下脸上的雨水,面色十分难看的说道。

“这也是各人的选择,适才制台可能是憋闷久了,在我们面前坦露心声,能得闻他这般话语,我等二人所行不虚。制台也是聪明人,看出我们大人安排的巧妙之处。不过,象卢制台这样的人,心志坚刚,不可夺志,大人终究还是白费心思了。”

一时众人默然。

张守仁安排的线路事情,一般很少失败,但这一次大家办砸了差事,卢象升是完全的不配合,而且他们听说,不仅是张守仁的安排被拒,还有一个叫姚东照的河间府的士绅,召集义勇守备城池,并且亲赴大营,劝卢象升暂避一时,带领兵马到河间一带就食,补充军粮和军资之后,再视情形而定,不要急着和不远处的清军主力决战。

当然,这个请求也是被拒了。

卢象升原本极被崇祯信任,这一次入京勤王,奏对时坚决主战,结果使得崇祯十分失望,对他产生了不佳的印象。

后来出京主持战事,高起潜等人一面卡卢象升粮饷,分他的兵,一边肆意攻讦宣大镇和卢象升畏敌如虎,避敌不战,明明辽镇等诸路兵马不敢一战,望敌而逃,而宣大镇打了几次小规模的硬仗,有一些斩首和功劳,但因为实在功劳太小,所以卢象升没有上报,而辽镇诸路兵马不停的上报战功,虽然在事后查证多半是虚假,但给崇祯的印象就是卢象升一边大言炎炎,虚骄误国,一边胆小如鼠,避不敢战,两相迭加,崇祯这人又是暴燥操切的性子,对卢象升已经到了难以隐忍的地步。

而与特务处其余人心头沉重的情形不同,姜敏更多的是一种莫名的触动。

为将帅者,是不是卢象升的选择是对的?

如果身为宣大镇的一份子,自己是不是也能无怨无悔的跟着卢象升前行,明知道是一个死局,仍然义无反顾的跳下去?

姜敏知道,张守仁对他们的任务是和营救孙承宗不同看待的,毕竟胶州那边的影响力太小,一个游击将军的份量也太低。

就算是名臣总兵,都未必能使卢象升改变主张,更何况是一个无名之辈,一个小小的游击将军呢?

所以任务失败倒没有什么,只是在一个参谋军官的角度,姜敏也是十分的困惑……究竟该如何选择呢?

……

……

崇祯十一年十二月十五日。

浮山营外,锣鼓喧天。

特务处的情报组是早就返回浮山,并且带来了劝阻卢象升不力的消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