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大炮的怒吼(1 / 2)

加入书签

等行进到二百步左右时,两军阵前,是一片诡异的景像。

两边的骑兵,都是缓缓行进在最后,这一场大战,骑兵们看来都是打定主意,不要轻易浪掷为好了。

在清军一方,蒙古兵向来不愿硬碰硬,替别人干活叫别人摘桃子的事,那是打死也不会干的。在明军一方,则是张守仁觉得不必要把未来的重骑兵的好苗子浪费在这样的战事里头……他早就认了出来,对峙的清军大半是汉军,小半才是女真,骑兵则几乎全是女真……打这些人,把未来的好苗子折损了,他心疼。

他忍着不说,只是存心叫部下接受这一次的考验。对面的汉军虽不是女真,整队也是磕磕绊绊的……但不足以小视他们,这年头的军队,整队行军就是这样,哪怕是女真如果是整队而前也是一样的结果。

只有在冲锋的一瞬那,万军向前,彼此以命相搏时,对军阵的调控,节奏的掌握,军士在战场上接受指令的能力,不利局面下的反应,当然,还有体能,技战术的水准,这些相加起来,才是一支军队强弱的综合标杆。

清军在等,他们是火铳手,排出来的阵势就是老祖宗神机营留下来的有名的三叠阵。有前军正兵,有左右两翼,又有中军和预备队,每翼有前队,中队不等的纵队。

这支汉军,是有样学样,把这三叠阵摆的象模象样。

这样做战,当前行与敌两百步以内时,前队和中队不动,后队迅速赶上,排在前列之前,持枪预备,准备迎击。等敌军来到百步之内时,进入了火枪的有效射程,然后就是将旗挥动,击鼓为号,前列将士开火,然后中队接上,然后便是后队接上。

这就是大明早年时神机营横行沙漠的三叠阵,小日本的那个什么三段击,吹的神乎其神,其实落后明朝二百年,实在是不值一提,就倭国那战争规模,骑兵的水平,和当年余勇犹存的蒙古骑兵更是没得比,大国与小国之间,差距那是全方位的。

在这三叠阵的使用时,也就是战斗过程中,三队的位置是要不断的调整变化和循环的,厮杀的时候,也是要休息和调整交替进行,战斗时人的体力和精神消耗的特别快,三叠阵也是有利于调整这些。

赵启年太年轻,虽然领了一枚勋章在身,官职也到了贴队,不过炮队中资格老的也不少,对这小伙子不是完全的服气。

张世福在这里可是不一样了,老总旗,最早的亲卫队的一员,现在的指挥佥事,大人的副手兼炮队的队官,老队官在这里,什么也不说,炮队的炮长们便是心里有数……对赵启年再怎么不服,但此时一道道命令下来,各人就只能仰首凛遵。

“校准了?好,塞药……炮弹,炮弹!”

赵启年满头大汗,但精神也是前所未有的亢奋!

浮山军系统中,步队是现在当之无愧的核心,枪阵破敌,在浮山已经是传奇和神话,任何一个好汉来浮山时,首先选择的就是步队。

哪怕是步队的待遇要比马队和炮队低,但愿意加入其中的豪杰之士也仍然络绎不绝,趋之若鹜。

火铳手,则是在最后一次迎击海盗时证明了自己的价值所在,在浮山军系中已经有了自己的独特地位。

马队,任何一支军队都不能缺少,虽然现在马队还很弱小,但将来必成参天大树。至于炮队,在大明军系中,炮队是一个新鲜玩艺,很多小炮倒是随军,也有车炮营,但象浮山军这样把红夷大炮当随军火炮带着上阵的,目前来说,还是独此一家。

打的怎样,能不能证明自己的实力,就是看眼前这一场了。

“塞药,使劲,用力,都他娘的没吃饭?”

赵启年在炮阵之中,来回奔走,每门炮都是要亲眼看着把定装的药包放在炮管之中,然后炮手们用力将定装药包捣实,接着把斤重不一的炮弹放入膛中,然后便是有点炮手手持着有火绳的长杆站在火炮旁边……炮队在这个时间能做的一切,都是已经做完了。<>

在张守仁下令之后,他身边的旗手,也就是在张守仁身后的中军阵中的望杆车的三丈高的标车之首,一个旗手用力的挥动了手中的两面红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