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对射(1 / 2)
“将来必有克制敌炮之法!”
很多人在心中迷茫之时,谭泰也是最早恢复过来的一个。能成为白甲兵之首,能站在这织金龙纛之下,他也不会是一个庸碌凡俗之辈。
不论是使用骑兵迂回,或是直接步战突前,或是以炮制炮,总之谭泰相信,大汗……不,现在的皇上一定会解决这个麻烦。
而现在他要做的,就是以少数这女真精兵为督战队,力使汉军拼死向前,好歹要拼过这一阵再说!
对方的炮队再厉害,等两军混战之时,又能如何?
倒是蒙古骑兵,要传令过去,使其再散开一些。
女真将领,真格是这个时代战争经验最多,最丰富的一群将领,在万历到天启再到崇祯,这几十年来,几乎每一个将领都是在战场上长大的。他们对战场的感觉敏锐,反应快,决断正确,很少出错。
就以现在来说,谭泰对战局的把握还是总体上正确的,做出的应对,也是基本对明军的基本情况的了解所做出的必然反应,几乎是没有什么过于错误的地方,以他的布置,哪怕是打输了,最少脸面上还是过的去的。
况且只要拖的时间长久,自己这一方实力还保留一些,敌军立不得营,进不得城,一切就还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眼前明军,虽然看着队列齐整,谭泰倒还没有怎么放在心上,唯有那些炮队和铠甲,令得他十分眼馋,现在唯一所想的,就是能侥幸破敌的话,炮队的火炮和炮手,一定要留下来,不伤他们性命,带回盛京才好。
至于铠甲,虽然对大清兵来说铠甲也不是什么军国重器了,这东西有的是,沈阳城外,绵延十几二十里的工匠铺子,成千上万的铁匠昼夜不停的打造兵器和铠甲,论起兵器种类之多,光是长枪就有二三十种之多,各有用途,刀也是有二三十种,长短皆有,再有铁锤、狼牙棒、铁锏等等,光是投掷兵器,就是有短枪阔刀等好几种,弓箭极为难制,在汉人境内,一柄好弓总得三年功夫才能制成,从选材到晾晒,费时费力,十分难得。
此时汉军虽然勉强冲上去,但却是和女真兵完全不同。
清军破明军之阵,不是后人想象的那样千军万马策马疾奔,那样破阵除非是强弱太明显,以多击少,或是明军在败逃之时,才会有那样的纵骑追斩的画面出现。
在正常时候,清军破阵,靠的不是马战,而是实实在在的步战!
哪怕是在努儿哈赤造反之前,建州女真的赫赫威名不是靠骑射打出来的……骑射这玩意关外的异族都会,而且个个精通,吓不住人,建州女真赖以成名的就是他们的步战能力,列阵而战,堂堂正正往击,海西女真等部落很少能吃的住女真的步阵。
等和明军交手时,弓箭当然用,这是克敌利器,但真正解决战事,敲定胜局的,就一定是步阵而战。
明军阵列,就是如现在浮山这样,前排是几层的薄薄的火铳手,火铳差,训练差,见到清军步兵以重甲在身,手持长枪大戟的冲过来顿时就是慌了,手忙脚乱,早早施放质量奇差的火铳,准头没有,杀伤力很弱,等清军重甲步兵冲过来,立刻砍瓜切菜般的把明军火铳手杀散,然后再破开明军单薄的枪阵,剩下来的事就是上马追击,不停的收割人命了。
但那是女真兵,眼前的这些汉军,却是十个有九个也是扛着一杆火铳在身,刀枪也没得几把,便是有,也是当不得用,能指望这些穿着棉甲的人和那些善使长枪大戟,身着三重甲胃的女真汉子比破阵时的武勇和锐不可挡?
那是断断不能了!
“也罢了。”谭泰呆了半天,终于道:“看看恭顺王练出来的兵马枪法如何吧,人数差不多,只要他们把对方的火铳手打散,能直接打到枪兵,我们便也和蒙古人一起上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