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割头兵(1 / 2)
按说割人头这事,明军干的可不少。
秦汉之季以人头记功,史载秦军臂挟人头而狼奔虎跃,继续追歼敌人,斩斫人头以换爵位,没有人头,没有战功。
唐宋之季,人头当然还是战功的一种,但战阵之上为了免伤天和,人头计功已经不是唯一和第一位的了,特别是宋朝,记功方法很多,斩首只是军功一种。
到了大明,崖山之后中国全面倒退,军功之法也是如此,斩首成为最要紧和最直接的记功办法,武将的边功,最要紧的就是斩首。
现成两个例证。
辽东的李成梁和蓟镇的戚继光。
论战术战法战略,戚继光甩李成梁好几条街,差距极大,不是一个档次上的对手。但戚继光镇守蓟北十年,修城墙,练车营,造空心敌台,广建烽火台,十年之功就是使敌人无有可乘之机,除了开初时一两次小规模的战斗之外,蓟北再无烽火可言。
不战而屈人之兵,无非如是!
但明朝就是以斩首来计功,边帅无斩首,就无军功。
辽东的李成梁的战法是以骑兵突袭,捣人腹心的斩首战法,辽镇骑兵,凶猛狂悍,每一战斩首过百甚至过千的记录比比皆是,哪怕是万历年间明朝政权已经全落于文官之手的大环境下,李成梁仍然被授给伯爵的爵位,嘉靖到万历天启和崇祯前期,以军功授爵的武将也只李成梁一人耳。
这就是斩首之功的妙处。
斩首如此要紧,明军杀良冒功,斩杀无辜百姓,甚至是杀害女子当盗匪的记录十分之多,根本就不在话下。
但眼前城墙之下,这些割头的大兵却是一脸幸福的微笑,欢声笑语其声震天,挥手斩人头时毫无犹豫之意,那种欢愉与硬朗残忍十分融合为一处的作风,实在是叫城头的所有人都为之胆寒……
什么样的军队,才能把眼前这些事干的虎虎生风,昂然大气,而且这般欢愉啊?
“虎狼之师……虎狼之师啊。
这是一场强对强,正经的军队对军队,突如其来的一场硬碰硬的遭遇战!
蒙古人骑兵,汉军火铳手,女真人押阵,除了不是和女真主力打之外,这一场战争已经使得浮山营的信心竖立了起来!
八旗兵马,不过如此!
摧枯拉朽一般的被浮山营打的灰头土脸,溃败而逃的是八旗,不论是满洲还是汉军八旗,但总归是打的八旗旗号,旗号,金鼓,阵列,指挥,甲胃,都是正经的来自关外的强盗集团的一份子。
浮山营以阵列破之,堂堂正正,毫无取巧之处,以胆色和装备,一举痛击,一战便底定了胜利!
这一场胜利,和以往的浮山营以长枪把人扎成肉串的打法不同,火铳和火炮成为新的决胜的利器,可以说,这一场战争侥幸逃脱性命的汉军也好,押阵的蒙古人和女真人也罢,他们最有印象和记忆中最鲜明的,无疑就是浮山的火铳阵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