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日出(1 / 2)

加入书签

“乱象已止,”张秉文等人也是登上城头,王府中有几个小太监和一个承奉正在城下等候,城中杀声四起,还有战马奔驰,王爷们和宗室在王府中吓的魂不守舍,尽管张秉文等人派了人去说明,这些中官还是来催促着张秉文等人急速入宫,德王要当面听张秉文等人说明禀报情形。在下城之前,张秉文看着一览无余的济南城,由衷而道:“国华将军,浮山营的战力,军纪,为余平生所未见,将军领兵之能,已经不在戚帅之下了。”

“末将如何能与戚爷爷相比!”

张守仁也是由衷谦虚,戚继光在明朝中后期是一座叫人绕不过去的丰碑。各种细节条目,用兵训练方法,在这个时代的话是无可超越的。

如果说他能做的更好一些,无非是加进了后世无数军事强国历经数百年时间积累和沉淀进去,若非如此,恐怕也不能和戚继光相比。

“以本官观之,浮山营兵马,恐怕不在当世任何兵马之下,以国华的年轻,戚帅当年,似乎还有所不及。”

戚继光在张守仁这个年纪时,还在北京候补当京营武官,混资历熬日子,似乎确实大有不足。

这一次张守仁就没有谦虚了,只是微微一笑,以示谢意。

“本官就此告辞,明日绝早,再来将军辕门请教。”

“不敢,理应末将去方伯大人之处听命才是。”

“此时我们不必闹客气虚文了,张将军,依本官所闻所见,未来数日,恐怕是济南安危最关键的几天,未知确否?”

张秉文虽是布政使,不是山东最高长官,就算是巡抚,还要加提督军务才算是军政一把抓,明朝几十个巡抚不是个个都加提督军务来着,但现在巡抚和巡按等官员都不在,他这个布政使就是最高长官,城中一些优秀的文职官员和懂军务的幕僚都被张秉文罗致在身边,所以判断基本上是符合实情的。

“大人客气了。”

“事后总归由本官向朝廷一总请功吧。”

多说无益,张秉文还要去王府,晚了王府也要关闭府门,未免不便,所以又客气几句,便是率先离去。

在他之后,两个参政,一个按察副使,知府、同知、通判,推官,知县、丞,大票文官也是过来,纷纷致意告辞。

浮山兵刚进来时,这些文官欣喜之余,也是不免有别的想法,到了此时,大家都知道眼前这支兵马不是自己能打主意的,唯有彼此尊敬,还有几分合作的可能。

更有一些人,已经开始互相打听张守仁的底细,很多人知道登莱巡抚刘景曜算是张守仁的后台靠山,但也有一些人隐约知道不仅如此,在这一下午,很多人就是在一直不停的交换着情报,打听着张守仁的底细,微调着自己的态度。

不过不管如何,在这大明末世之时,所有人都知道,有几千这样强兵的将领就不要谈什么官职了……升到总兵一级也是迟早的事。

镇守山海关的吴襄是辽西将门世家,和祖大寿家加起来最少能控制十万辽军,崇祯召对吴襄时,先是吴襄坦承吃空饷,十万军饷养三万兵,然后就是说三万兵里,只有三千亲兵能战,余者皆不能战。

虽然吴襄有畏惧怯战的托词,但也是明朝将领养兵的实情。宋时将不能专兵,岳飞等中兴名将在乱世时都是要被遥制,金牌一下,立刻得撤兵。明初就是确立了父子相袭的军户卫所制度,算是一种倒退,到中期后卫所崩坏,干脆就由将领养育自己的亲兵,平时好酒好肉吃着,战时替主将拼命,普通营兵,就是当乞丐来养。

这些亲丁都是悍勇之辈,吃的好待遇好,甚至就是将领家奴,朝廷调度将领时,其亲兵也是考虑在内的。<>

亲兵多,势力就强,战力也强,朝廷也高看一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