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商会(1 / 2)

加入书签

大明的商人,中前期不仅没社会地位,而且经常处于朝不保夕的危险境地。

山西商人把银子藏在地窖里头,甚至融了埋在地底,这不是没有理由的。很多记录,身家数十万金的商人突然被权贵盯上,然后破产破家的记录,十分之多。

中小商人,最害怕被官府征调物资,强迫捐助,或是被和买,也就是强买强卖,朝廷官府用极低的价格,强行购买商人货物,一旦被摊上这种事,破产是必然的,全家性命能不能保,都在两可之间。

所以明朝商税虽低,商人在万历以前混的可是蛮惨。隆万大开海,商业渐成主流,买田买地不如买船或是办工厂,万历中期之后,商业十分发达,商人才渐渐算有了点地位。

就算如此,也是要藏在达官贵人后头,想上前台,那可还真不够格。

“我找你们,是叫你们代管和发放军需物资,并且,军用有不足,也不能全靠城中捐献,现成的有银子,找你们买一些也是十分方便。”

“这……”

秦东主神色难看起来,三好行李东主的圆胖脸更是挤成一团。

眼前这些商人,都是济南有实力的商人,各人犹豫了一会后,秦东主道:“大人,现在这时候,我等要是收银子,岂不是毫无人心,这城中军民百姓,是要戳我们脊梁骨的。”

商人重利轻义,这在民间是既定的看法,秦东主所说是事实,所以这些商行,宁愿把物资囤积着,也不会在这时候出来发这种财,对名声大大的有损。

“你们所说也是有理,不过军需供给要紧,本将也不能叫你们破家为国。这样吧,我会叫人写榜文说明事实,你们商行也把价格压低一些,算是助守城池,为了行事方便,我建议你们立个会……嗯,就是叫忠君爱国助守济南团结商会吧。”

这名字立刻使得众商人神色舒展开来,当商人的,除了没有社会地位,别的东西是应有尽有,张守仁抛出的诱饵确实十分可口,这些大商人多是白手起家的,全是七窍玲珑心,加入这个由官府发起的商会的意义何在,他们可是第一时间就明白过来。若非如此,也就要少了很多故事。

现在张守仁算是往传统地盘里打了自己的一根楔子在里头,就算是在这种时候,济南的官场和士绅怕也会有不小的反弹。

这些事情太过复杂,连李鑫和张德齐在此时也不甚了然,当下也只能答应下来,将早晨士绅募集的物资告之张守仁。

“甚好,与几位商行东主商量吧,仓库,转运,帐目,都要清楚。”

张李二人均是答应下来,然后奉命出去,也是与一群商人计较商量,成立商会,与总会的配合与合作等诸多事宜都很繁杂,需要好好商量。

一直在一边伺候的钟荣微微一笑,道:“大人这一手真是漂亮。”

出征事急,钟显负责屯田养殖一大块事,脱不了身,钟荣效力时间虽短,但能力不坏,和几个吏员或秀才出身的文员一起,成为书记官的一员。

张守仁没有雇佣文员幕僚,日常事物营务处和特务处,还有中军,参谋处,这些部门都很得力,不过现在书记官的作用也渐渐体现出来,文告,书启,奏折等等,这些东西肯定会越来越多。

“算是埋一个伏笔吧,能不能在将来起大作用,将来再说。”

商会的成立肯定是一个变数,但这个变数走向何方,还要等将来再说。

“最少大人少了上头大老爷们的掣肘,城中士绅也不能借钱粮一事卡我们的脖子,商会诸人,都是仰大人威望才能成立,自是只能依附大人,秦东主等人,与大人交谊不坏,做事原本就是向着大人的多,这一步棋,大人下的真是很妙。”

浮山不因言罪人,钟荣此时十分佩服张守仁的安排,斜插着躬下身去,朗声道:“自此,济南一城,落在大人手中了。<>”

张守仁扫视了一个十分聪明的文职部下一眼,轻轻哼了一声。

过份聪明,总会叫人有点不悦。

不过钟荣的聪明还远到不了威胁到他的层次,差的远呢。他的见识,可还没有超过这时代,张守仁所操持的东西,又岂是一个本时代普通小吏能够理解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