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致意(1 / 2)
“吾儿不是有东西要赠给张将军的么?”
皇太子对张守仁是真有兴趣,站在张守仁身边接连发问,虽是宫廷教育是把人教导的有君皇的形象和威仪,但皇太子毕竟才过十岁,对张守仁这个创造奇迹的将领早就很好奇。上一次济南大捷之后,捷报一直传入内廷,包括张皇后在内,两个皇后和妃嫔们都是恭贺崇祯获此大胜,那几天,宫中上下都是喜气洋洋,被东虏第三次入侵的晦气一扫而空,连崇祯皇帝那几天走路都是有扬尘带风的感觉,皇太子自从小至大,从未见过他父皇那般高兴法,再加上这一战的传奇色彩,小小年纪,对张守仁有一种崇拜的感觉,也就不足为怪了。
眼见说的太多,崇祯便是笑着提醒道:“吾儿去把东西拿来吧。”
“是,父皇!”
皇太子自是不必亲自出去,而是吩咐两句,自是有东宫的内侍前去取赐物。
崇祯此时又是询问起张守仁屯田之事。
“田土荒芜乃是伤及国家根本,臣屯田倒不是想的太多,一则是臣部本色折色俱不足,需自行设法,二则是臣家用亦不足,可以略作补贴……”
张守仁进殿至此,罕见的露出腼腆和不好意思的神情。
崇祯心中暗叹,多少辽西将门,霸占几十万亩的田土,役使几万的军户都不在话下,浑当没事,问起来就是死不承认,哪里如眼前这个青年,到底是年轻还没有油滑到黑心的地步,一问之后,就是坦然承认了。
“朕知道了,有一些人说上几句,也是为了你好,万不可介怀。”
“臣不敢。”
“在朕这里,总归是信你的,望你日后再争口气,朕好再献捷太庙。”
如此勉励的口吻,在崇祯来说是十分罕见的,也是说明他与张守仁真个投缘。”
“嗯,说的好,朕心甚慰。”
崇祯终是点了点头,心中最后一点疑惑放了下来,对着众人,他笑道:“叫内阁草诏吧,三日之后正是吉日,朕将于太庙祝捷,浮山有功将士,着兵部即刻拟定封赏,朕无有不从,此是大喜之事,再赐五千两银,银牌五百面,铁鞭五百条,猪羊牛酒着光禄寺酌情赐给浮山营并京师鳏寡孤独,并六十以上老人,此次大捷,朕心中实在是欢喜,普天同庆,亦不为过!”
崇祯即位之后,实在是穷的要当裤子,所以连京师的官房都要加征房租,而且征了一次又一征,所以被京师百姓起了个外号叫“重征”。他自己当然不知道声名极为恶劣,此次颁赐牛酒给京师孤寡并老者,想来这一阵子,皇帝的名声会在京师有所改变吧。
召对到此时,自是可以结束。
崇祯在今天也没有赐诗的打算,张守仁便是手捧着新鲜出炉的尚方宝剑,亦步亦趋的从殿中出来。
到得午门之外时,心头重压才是慢慢散去。
皇权这东西,能掌握它的人自是无限欢喜,而被它压迫的人,却是十分不适。
此时午门之外,他在浮山的部下们已经全部在外等候,也是有不少皇城中人,闻讯赶来,要来看一看,斩首过千,顶撞高起潜,进京又惹毛了张若麒和其身后杨嗣昌,横行无忌,叫部下捧首级进皇城的征虏将军究竟是何模样。
等看到张守仁的时候,不少人便是发出一声短促的惊呼。
虽然身高和体形符合人对一个猛将的想象,不过整个人看起来也是确实太年轻了一些。
无论如何,象是一个世家的少年郎君,哪里象一个统兵杀敌,斩首近两千的悍将猛将?
“征虏请缓步。<>”
正当张守仁要跨过外金水河,与自己的部属会合时,身后传来气喘吁吁的声响,转头一看,却是看到一个三十来岁,穿着五品文官补服的青年官员急步赶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