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开源(1 / 2)
“世福的数字还是保守了……”
张守仁的眉头也是皱的紧紧的:“现在的火铳淘汰下来也不能装备给海防和陆防营了,直接分给几百个田庄,算算一个庄子也就摊上几支,数字还不够。这一块的钱省不下来,就是说新式火铳最少要在一万五千支以上。”
“火炮岸防火炮十二磅以上的重炮才装列了三十门不到,实在是青铜和生铁都不足。这一块也要加强,连岸防火炮加上野战火炮,总数要在六百以上八百以下才够敷衍。”
“战马就更是大头了,一匹合格的河套马或是口外马,均价总在六十两以上,现在还算是好时候,要抓紧买,过几年想买都买不到,所以是多多益善,我们自己要在登州找地方建马场,自己配种自己放牧,就算规模不大,也要把门路给摸熟……将来有好地方,可以大规模的放养战马。”
张守仁记得,在李自成与清军决战之时,大顺军的战马主要来源多是在明军手中缴获,一在朱仙镇一战之前农民军就已经有了两万人左右的骑兵,而且多半精锐集中使用,与官兵仓促一战就是靠的骑兵紧急扑前,扼住了官兵前进的势头,并且稳占上游,最终以断水一法使官兵不战而大溃。
而到了一片石之战时,李自成所部骑兵增加了不少,这其中还是有缴获的,但有一半以上就是在蒙古各部购买的了。
一片石激战后,主力御营大溃,骑兵折损干净,闯军之所以在后来的真定之战等战事中连接失利,主力骑兵损失殆尽也是十分重要的原因。
到了山西时,李自成连派大将去北边找蒙古各部买马,结果处处碰壁,手里捧着银子也买不到马了。
将来登莱镇的大敌就是东虏,而到了东虏入关时,蒙古各部已经全部和满洲站在一起,想找蒙古买马也必定是和李自成的下场一样。
这个事情,对张守仁来说是战略上的决择,现在多买和多养战马是为了将来不受制于人,穿越者的战略眼光若是不如古人,就该愧死。半响过后,也是面红耳赤,低下头去。
浮山现在的局面,已经不止用欣欣向荣可以形荣。过了这一道坎,就是比辽镇底气还足的超强军镇,这个时候,犹如逆水行舟,哪有不进反退的道理?
俭省些,是省了造武器的银子,还是省了买军马的钱?要么就把田庄尽数裁撤?
这种点子,好似壮士断臂,一时爽了,人也是废了。
“还不止这个数。”
张守仁继续火上浇油道:“今日我去阅看了水师和海防,海防处转为海防营,水师转为水师营,以后水师负责海商和海战之事,跳帮战与海上交战的任务,交给海防营。水师的船只现在是十一只,现在我要营务处的几个局核算成本,从砍伐大木头到晒干,然后造成八百料或以上的大船,一共所需多少。”
“一艘八百料的大船,怎么算都得在十万以上。”
钟显都忍不住苦笑起来,水师这一块张守仁的想法也是和战马一样,曾经和他们透过底。现在泰西各国连年都有海船来,郑家也是渐渐坐大,但现在追赶总好过不赶,要把抓水师和建庞大骑兵一样要紧,陆军是浮山的根本和躯干,骑兵是出击的右拳,水师就是左拳,要全部都形成打击的力量,浮山才是一个真正的巨人。
福建的郑家号称有过千艘船,水陆十几万人,当然这船不可能全部是大船,其中肯定包括大量的小型福船,但这个实力已经相差很远了,浮山这边不拼命造船的话是根本追不上的。
这笔银子加上去,非得把人压死不可。
在场的负责理财和民政这一块的文吏们整张脸都是跨了下来,想想这一年几百万的窟窿……大人还真是大手笔,大胸襟……
张守仁的脸色倒是一点儿没变,只是以指节轻轻叩着桌子,也是显示了他心中并不平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