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金矿(1 / 2)
从浮山到招远最近的路程就是先直插即墨,然后经过古城集,入莱阳,再北上直奔招远。路程是先北再西,然后再北,要经过一个大集镇和两个县城,到达招远县后再奔金翅岭等矿岭山脉,整个行程接近四百里。
李灼然在接到军令之后就带着一个排的部下,全部一人双骑,束甲骑行。奔驰两天之后,终于在第二天傍晚黄昏,看到了招远县城。
一路行来,所有人都是风尘仆仆的模样,在浮山势力范围内,特别是胶州一带,道路要么重修过,要么也是扩宽夯实过。出了莱州府境内,到达莱阳境内时,道路就荒芜破败的多,莱阳地方残破,人烟虽然还算密集,但并不是富裕和商旅过客多的地界,道路年久失修,有的地方只能容两三骑经过,而且高洼不平,骑队不得不放慢速度行进,还有丘陵山地,甚至十分崎岖的路段,整个交通状况是十分的糟糕。
这个年头就是这样,除了南北通衢的大运河沿途城市,还有沿着省城和府城之间有一些大道之外,各县之间,道路难行甚至不通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从莱阳再到招远,一路山脉更多,道路越发难行,但好在是赶到了。
看到方广只有五里左右的招远县城,李灼然也是松了口气,他平时不苟言笑,此时也不会露出什么欣喜的表情,只是眉宇间紧皱的地方松驰了一些而已。
“就在城外打尖吧。”他吩咐着,一边叫人松开马肚带喂马,一边派了几个人换了便装去城中买些干粮吃食,顺便再雇一两个向导过来。
沿着官道赶路自然不必向导,但他们不是招远本地人,此地矿脉又极多,随口说说都有好几十条,最为有名的便是金翅岭矿,当年朝廷也是在此开过矿,只是早早就废弃了。现在的情形不大清杨柳,自是要找个本地人当向导容易的多。
一时间所有人都是卸下甲胃,松开马肚带,不远处有条小河,索性就是将马牵了下河涮洗,自己也是先喝了个肚饱,接着大洗一番,将身上尘土洗了个干净。
一提到本城士绅在矿山有矿井,还有家兵,登州兵马也有派兵在矿山中,李灼然心中一动,脸上却是丝毫不露声色,只是拿起一只夹了肉的馒头,大口嚼着道:“先吃点东西,填饱肚子才好上路,皇帝还不差饿兵。”
“就是,就是。”刘老七笑道:“军爷已经算是肯吃辛苦的了,若是换了别支兵马,这早晚了,最多半个时辰不到就天黑透了,这时辰还赶什么山路?进了城找间客栈睡下,叫马也歇息脚程,明儿一早天麻花亮就动身,不耽搁事,还不累,再喝上两盅最更美啦……”
这厮大约是哪家客栈的经济,起劲的劝诱李灼然带着众人进城歇息一夜。如果此人刚刚没有说漏了嘴,住上一晚天明赶路也不妨,但此时自是不能如此了。
李灼然只笑道:“我等身负紧要公务,不能耽搁,老七你不必多说,一会就引着我们赶路便是了。”
“是,是。”刘老七吐了吐舌头,惊奇道:“不知道是哪个营的将爷,治军居然如此严格,叫小人开了眼界了。”
说着也是用狐疑的眼光看了浮山骑兵们一眼,好在众人换了袍服穿甲,没有穿浮山军服,不然倒是可能叫这厮瞧也不对来。
又歇半刻钟的功夫,系好马肚带,众人也是翻身上马,在刘老七的带领下,向着招远县西北方向的金翅岭方向赶去。
此地到处都是一望无际的山脉,春深之时,到处都是苍翠碧绿,风景十分优美动人,沿着山道赶路,灰尘不多,更是有心旷神怡之感。
天黑之后,各人打起火把,烧的噼里啪啦直响,照亮道路,继续赶路。约摸一个半时辰之后,刘老七在前头用欢快的语调道:“军爷,前头便是金翅岭矿啦。”
众人都是停下马来,顺着他指的方向看过去。<>
虽然天黑的透了,但隔着层层夜幕,仍然可以看到对面半山腰处灯火通明,顺着山风吹来的方向还能听到人声鼎沸。
“这是金翅岭,那边亮灯的地方是金乌岭,那边是金亭岭、那边是曹家洼……”
这厮不愧是从客栈找过来的地头蛇,整条矿脉绵延怕是有十几二十里之远,黑夜之中,有三四个矿脉地方还亮着灯,更多的地方是一片漆黑,这刘老七四处指指点点,居然是把招远发现金子的地方都是指了个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