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碎虚空(2 / 2)

加入书签

如果整个宇窗是一个黑洞,宇窗的星体有朝一日将停止向外膨胀,而会被扯回宇宙的核心处,黑洞无可柢抗的吸引力下,所有物质都会塌缩,而黑洞使万物灰飞湮灭的力场将不断扩展,直到它到达了宇宙的终端,这宇窗内物质的至远点。

从这个角度看,我们的“宇宙”并不是无限的。

当物质在黑洞核心里积压时,一只宇宙蛋将逐渐形成,那里包含了生命和物质的基因,当宇宙无可塌缩时,物极必反,黑洞的力伤蓦地以亿光年计的速度狂缩,宇宙蛋爆炸开来,诞生另一个新的宇窗,一切从头开始。

若是真的如此,我们便是住在一个大黑洞里,而黑洞的核心就是黑洞里的黑洞,人虽住在微尘般的地球上,想像力却可椎展至宇宙的开始和终极。

智慧的宇宙

在一九六九年,柯士打博士在轮敦一个国际科研会上提出了一个了解宇窗的有趣方法,他说整个宇窗就像一个资讯的电脑处理系统。

举例而言,松子可被视为松树的一个“程式”。

我们都知道,世上的所有物质都是由“原子”组成,不同的原子组合和结构,桁生出宇窗裹不同的物质。

柯士打博士指出,每个原子就像一张电脑的“程式硬件”,这“原子件”由三项因素控制它的形式和作用,首先是原子核拥有的质子数目,其次是绕着原子核转动的电子数目,其三是电子所带的能量。

这些原子就是宇宙的a,b,c,化学物质如铅、铁、石是这些“字母”组合成的“字”,而化生出生命的遗存因子就像一本“书”,去详述一些例如“大笨象”“狮子”或“人”的东西。

遗传因子决定了不同的生命形式,我们眼睛头发的颜色,身体的高矮肥瘦都由遗传因子而来,它是生命的种子,也是生命之母。

遗传因子之所以如此灵通,全因为其中的“脱氧核糖核酸”螺旋形的组合结构,就若一张电脑件,不同的组合,说出一个不同的故事。

整个宇宙也可以用这方式去了解。

究竟是因为我们发明了处理资讯的电脑系统,我们才可以用这个角度去了解宇宙的本质;还是因为宇宙的本质正是这样,所以我们才自然而然下意识地去模仿,于是产生出整个电脑文明。这就像先有母鸡还是先有鸡蛋那样

令人难以解决。

当我们看到一个电脑,根自然地颦垣是谁造的。好了,现在我们看到整个宇窗可能是个超卓千万倍但仍是个电脑时,是否应想到,这或是一个有智慧宇宙的杰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