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 请君入瓮(1 / 2)
熙熙攘攘的大街,一座临街的豪华酒楼的二楼,寒菲樱挑起帘子,看向对面极为闹腾的一群年轻人,席间觥筹交错,还有几个陪酒的姑娘正在欢声笑语地敬酒,热闹非凡。
她的视线锁定正中间一位二十多岁的华服公子,看样子是领头的,虽然样貌普通,穿戴却十分讲究,一双眼睛也因为长年沉溺于酒色而显得有些浑浊,没有年轻人特有的精神,意味深长道:“他就是杜盛的儿子”
简陌坐在二小姐对面,视线也投到那个搂着一绿衣姑娘笑得十分畅快的男人,“是,我已经查得很清楚,他是户部尚书杜盛的嫡出儿子,杜新,也是我们玉满楼的常客,经常带不同的姑娘过来挑首饰,出手相当大方,他在户部任职,但因为不喜欢户部按部就班的枯燥日常,所以只是挂个闲职领俸禄而已,常和一帮公子哥出来寻欢作乐,也因为此,隔三差五就受到杜盛的训斥。”
寒菲樱微微一笑,放下了窗帘,对面喧闹的声音依旧不绝于耳,杜盛当了二十年的户部尚书,是燕王背后的大钱庄,燕王能快速建立起今天的势力,和杜盛的鼎力支持是分不开的,偏偏此人生性狡猾,精明缜密,想要抓住他的把柄,斩断燕王的臂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她一直在暗中策划,直到从欧阳老夫人那里得知波斯人的消息之后,脑海中便形成了一个全盘的完美计划,便是从这个杜新身上入手。
上天真是公平的,人总是逃不过子孙债,往往巨贪府中,都少不了一个吃喝嫖赌俱全的儿子,不过这个杜新和常见的纨绔子弟并不完全一样,他虽然喜欢吃喝玩乐,贪图安逸,游手好闲,但也并非毫无抱负之人,反而一直梦想有番大的作为,让身居户部尚书高位的老爹对自己刮目相看。
寒菲樱听完简陌对杜新的禀报之后,微微颔首,“很好,立刻通知欧阳老夫人,让她想办法把波斯国运来大量黄金的消息透露给杜新。”
“是。”
---
杜府。
户部尚书杜盛其貌不扬,身材肥胖,光看外表,很难相信这样一个人居然会是掌管全国所有钱粮的阁老重臣,但人家确确实实是独掌要职的实权人物。
户部是六部之中的要职,掌管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这样一个占有多项绝对资源的实权部门,想在宫廷夺嫡乱战中独善其身,几乎是不可能的,它必定会成为各派争夺的对象。
杜盛权衡利弊之后,暗中奉燕王为自己的主子,但他经验丰富,心思缜密,多年都没有露出任何破绽,不知情的人都以为他两边不靠,因为他在表面上很好地维系了废太子和燕王之间的平衡。
皇子夺嫡,除了拥有明面上的势力之外,自然还有不为人知的暗中效忠于自己的势力,这派力量往往潜藏得最深,也最为举足轻重,杜盛就是这样一个人物,夺嫡需要笼络各派势力,需要和废太子一争高下,需要用钱的地方自然不少,所以说,杜盛为燕王立下了汗马功劳无敌天下。
多年以来,杜盛为燕王提供了大量的钱财支撑,使得燕王在钱财上全无后顾之忧,极大地压制了废太子的势力,成为燕王不可或缺的助力。
杜盛正在喝茶的时候,外面传来欢快的脚步声,“爹,我回来了。”
杜盛有两个儿子,杜新是嫡子,自然备受器重,见新儿又是一身酒气,立即不悦道:“你最近一直早出晚归的,又到哪里野去了”
同为要部尚书,杜盛也不是没有自己的苦恼,他最羡慕的就是兵部尚书家的七公子,东方明玉,文武全才,连皇上都夸过好几次,这般年轻,就有这般建树,将来必定前途无量。
相比之下,自己这个嫡子虽说也已经入仕,但往往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过因为老爹是户部尚书,无人敢置喙,就由着他去了,在声望和成就上,新儿早已被玉公子远远甩下一大截,虽然在朝中都是重臣,不分上下,但一提到府中子嗣,满朝文武对玉公子都是赞不绝口,却无人提到自己儿子,杜盛觉得比东方尚书矮了一截。
杜新似乎没有看到老爹脸上的阴云,反而满面春风,“爹,告诉你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杜盛没好气瞪一眼兴冲冲的儿子,训斥道:“别故弄玄虚了,没事的时候,不要老跟你那帮狐朋狗友整天吃吃喝喝,要多向人家玉公子”
见老爹又提到了玉公子,杜新立时觉得一个头两个大,他这是招谁惹谁了老爹整天“玉公子来玉公子”去的,他才是老爹的亲生儿子,为什么老爹就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呢
他和那东方明玉完全是道不同不相为谋好不好杜新虽然心中不忿,但又不敢公然反抗老爹的权威,以前就算心底再怎么不情愿,也只得老老实实听着,但今天不一样了,今天他有底气了,不满道:“玉公子的事您都说了八百遍了,我耳朵都听腻了。”
杜盛见新儿居然敢,我们是不是纯赚了两万两”
几个大臣家的公子哥平日喜欢聚在一起,还是杜新的消息最灵通,最早得知了这个天上掉下来的发财机会。
一听说有这样一本万利的生意,大家都很兴奋,都跃跃欲试,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他们平日都是被自己老爹训斥得灰头土脸的人,这次不约而同都想来一票大的,在老爹面前好好长长脸,所以几个公子哥一拍即合,绞尽脑汁凑了一笔钱,先试试水再说,如果赚到了就皆大欢喜,就算没有赚到,也大不了被老爹骂一顿,没什么大不了的。
如果此事属实的话,的确是个天赐良机,新儿他们凑了八万两银子,就足足赚了两万两银子,如果是八十万两本钱呢八百万两本钱呢
连杜盛的眼睛都开始放起精光来,追问道:“那波斯人一共运来了多少黄金”
杜新见老爹果然对自己发现的发财之道有了兴趣,忙道:“好大的船队,至少也有几百万两黄金吧,只可惜我的本钱不够,要是够的话,我们就真的发大财了。”
杜盛一双眼睛里面精光闪烁,却没有马上表态,他毕竟不是新儿那样的愣头青,有足够的城府和阅历。
可到了甜头的好处的杜新极力撺掇老爹,自己能凑到的钱,和老爹能凑到的钱相比,完全是九牛一毛索求。“爹,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发财机会,我也是运气好,才得知这个机密的,常言说得好,手快有手慢无,机会总是稍纵即逝,而且我还得到消息,南海附近好几个国家的人,都已经听到了风声,事不宜迟啊。”
杜盛瞪了一眼儿子,杜家是官宦之家,为官数十载,当然也是颇有家资的府邸,但府中资产,大都是田产地契之类的资产,真正的流动资金不过几万两银子,而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人家波斯人要的只是现银,而且是白花花的银子,而不是别的任何东西,这一点,杜盛明白。
杜新见老爹动心了,兴致勃勃道:“爹,我们家有多少银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