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一举成名天下知(1 / 2)

加入书签

天子凌青恒上位这些年来,算得上是精明强干,打退草原三次的侵犯,收复前朝失去的土地。二十多年减免了不少百姓的税收,励精图治,可谓是一代明君。

只是人无完人,与他治国上的才干形成鲜明对比的便是他的才学。偏偏凌青恒写文章上不开窍,却又十分喜欢写。

无论是文人还是后宫的妃子,多少有点骨气,不可能昧着良心说陛下你写的真好,写的真棒!

一时之间,原本只把前几个姑娘们的点评当戏看的妃子们都不自觉地提起了精神,美目一个劲地往周安宁身上飘——就不知道这丫头究竟选择奉承皇帝呢,还是选择在清流上的美名?哎呀,事情变得有趣起来了呢。

如果是普通的少女,被这么多的目光盯着,免不了要慌乱一把。

安宁倒是不慌不忙,还对着众多妃子行了一礼,动作行云流水一般,一看就是专门练过的。

她唇角噙着一抹恬淡的笑意,手轻轻点了第一份,“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庸,徒饰也,况虚车乎。”

这是前世宋朝以为理学家周敦颐说过的话语,意思就是文章是道理的载体,就像是车子是人的载体一样。如果车不载人,车轮和车扶手装饰得再好也没用。写文章本来就是为了表达思想。

这话一出,听得皇帝和几位妃子都不住点头,皇帝眼中更是闪过一丝的赞赏——他有点明白这小姑娘的打算了。

“这篇文章辞藻华丽,又透着一股的气度,从文章上来看,定是一位出生富贵的才子,年纪大约在三十岁以上。这一篇文风清淡,高风峻节,定是出生书香世家,只是家境曾经中落。这一篇……”

她一篇一篇地指点下来,由文观人,讲的头头是道的。别说其他姑娘了,就连皇帝和妃子都听得一怔一怔的。

这些文章都是皇帝凌青恒亲自挑选出来的,虽然遮掩了姓名,但是文章主人是谁,他自然记得清清楚楚,他记性又好,将周安宁的点评与那些才子本人一对比,忍不住乐了。

神奇!还真是神奇!居然分毫不爽。

点到皇帝的文章时,安宁直接道:“这篇文章朴实,不如前几篇华丽,用词却相当大气,定是长居高位者所做http://.365xs.org/books/38/38550/

醍醐梦。

她花了整整七天的时间,才将记忆中的脚踏纺车完美地展现了出来。她正想着找个机会将这东西上进给皇帝,到时候推广开来,没想到机会来得还挺快的。

最后一关的考试仍然是考卷,上面只有两道题。

第一道,何为强国。

她看到这题目,第一反应便想起了前世的中国。若是说起国家,关于这个的诗歌策略,到处都是。其中,最让她印象深刻的便是那句话。

她微微一笑,在纸上写上了这么一行字作为开头: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此为一国之最根本的强国之尊严。

她原以为自己得先写一份草稿,润写过后,再誉写一遍。

可是当写下那句话后,她的笔像是有了自己的想法一般,一篇关于国家的策论便这样洋洋洒洒地落于纸上,一字一句仿佛千金重一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