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难民冲府,我弱我有理(1 / 2)

加入书签

安宁那临时的米店开了这么多天,外加这段时日的施粥,大约还剩下一半的储存量,足够撑到朝廷的赈银下来。开原县一些富户也不想让他们专美于前,纷纷做起了这施粥的善事——这多少也减缓了安宁他们的压力。别的地方受饿的人听闻还有这样的好事,越发朝开原县涌动了过来。在这段时间内,开原县中所留下来的难民数量甚至已经有了本地民众的一半。

安宁他们也不介意,倘若能够让更多的老百姓获益,能够少饿死几个人,让出点名声又如何?再说了,即使那些人效仿他们,最初兴起这事的是安宁他们几家,老百姓们并不是那么健忘的人,账面上都是记得清清楚楚的。

有感恩的人,自然也有不知足的人。在他们眼中,像安宁这样的富有人家,施舍点米粮又算得了什么,不过就是收买人心的手段罢了。却不曾想过,别人帮你是情分,而不是本分。在有心人的煽动之下,这冲突事件就这样顺理成章地发生了。

在事情发生的时候,安宁全家正在吃晚饭。这段时间天气仍然十分炎热,导致大家胃口都不算好。所以周家的伙食也以清淡为主。其中最受安宁青睐的便是那凉拌莲藕。新鲜的莲藕采摘下来,烫过后在凉水中捞过盛起,加上周家特有的酱料,清爽可口,十分美味。半碟的莲藕基本都入了她肚子。

就在这时,她隐隐约约听到门口地方传来的喧闹声音http://.365xs.org/books/3/3353/

我的极品师兄们。一般来说,逃到开原县的难民基本都距离宣州不算特别远。

送佛送到西,安宁同其他四家的家主商量了一下,拿出最后剩下的那些粮食,分发给他们,让他们每个人一路上不至于得饿到啃草根。

这些粮食分一分,每个人大概手上也有足够支撑三天的量。这些老百姓们手拿着米袋,一个个泣不成声。

站在前头的一个老人直接跪了下来,像是被他的动作传染了一下,其他人也跟着跪了下来,这是一种无声的感谢。千言万语的感激最终化作了这一跪。

此时在场的至少也有一千多人,当这一千多人齐齐跪下的时候,画面还是十分震人心魄的。

安宁、沈以行(沈家出面的是沈以行这位已经拿到举人功名的大少爷)、杨老爷、李员外、蔚池看着这场景,心情复杂。或许他们中的一些人拿出这银子未必是因为善心,只是想要买一个好名声,但是见到此情此景,也不免心生几分感慨。

等到他们起身后,向安宁他们辞别,几个人才仿佛被按下开关一样,又恢复了语言能力。

“人啊,还是得多做一些善事。”杨老爷感慨道,“要知道我们微不足道的一些举动,就很有可能救了不少人的命。”

李老爷抬杠道:“我家不同杨家家大业大,我完全不觉得我拿出的那些钱微不足道。”这些天一同做事,五家多少也建立了所谓的交情,别看李老爷平时喜欢同杨老爷抬杠,其实两人感情还是挺不错的。

安宁微微一笑,没插入两个老人之间的谈话,杨老爷却冷不防将话题转到她身上,“不过最大的功劳还是在安宁身上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