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虎湄河变(上)(2 / 2)

加入书签

穿过菜地,便是五间外观一摸一样的木屋,看着那一个个差不多有春蚕腰粗的木桩,两人很肯定这木屋的结实程度。跟着老人家走进其中一间,进了门,才发现里面还挺宽敞的,住一个人还真有些浪费。

看着面前浓香的鱼汤、烤兔肉、蘑菇炖野鸡和一盘绿油油自己种的青菜,老头坐下来一一尝了一口后,满意的点了点头,对站在一旁的姐弟二人说道:

“姐。这会不会是那木屋的主人啊?”

“敢于面对,真是个不错的孩子。为了你们将来走的更远,也许老头子我可以尽点绵薄之力。”

“老人家在此隐居多长时间拉?”

“是啊,先皇驾崩,各路王爷纷纷举旗谋权篡位,朝堂的风云变幻也导致江湖告急,如今各大门派都趟进了这个浑里,如今这天下局势,怎一个‘乱’字了得。”

“哪里。你弟弟在武学上的造诣很不错,但人过于敦厚了,想来他在很多方面也得益于你的点拨。”

“这人真奇怪,这么大的太阳,不坐在树荫下,偏偏跑到裸lou的大石头上,也不怕给自己烤熟了。”

“我们快要走了,却知道有个邻居的事实。”

见老人家疑惑的眼神,春蚕直觉告诉自己,今天也许可以乘此机会向他讨教一二。

见春蚕姐弟一副原来如此的神情,老人家就好奇的问:

春蚕正对着湖光山色发呆的时侯,春鹊又是一阵惊叫:

听了春蚕的话,老人家放下饭碗,沉思了一会儿,说道:

说完,就自顾自的吃自己的饭,不再管旁边面面相觑的两位了。等到老人家吃第二碗饭的时侯,姐弟俩也就不客气的坐下来拿起筷子吃了起来。没人说话的饭桌显得有些沉闷,老头就没话找话的问:

“晚辈春蚕、春鹊见过前辈。”

“什么晚辈前辈的,免了吧。”

“我们也没进山多久,春天来的,现在算算也不过三个多月。”

“干什么?想来我这里蹭饭?”

“他这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基于礼貌,为了不打搅到老人家,两人就在不远的树荫地方坐了下来静等。春蚕很有耐心,他没有看老人家怎么样,眼睛反而一直盯着那个鱼竿。那么久了,鱼竿纹丝未动,难道是直钩?等到日到中天的时侯,鱼竿终于开始晃动起来,那个接近石化的老人,随手一抬,一条肥鱼从水里被拉了出来,嘴上还死死的咬着鱼钩。老人家貌似很开心,哈哈大笑的说道:

“这十几年外面该是翻天覆地了吧?”

春蚕见前辈有意聊天,就抓紧机会,说道:

“早走完走那是自己决定的,有什么可惜的。要是有遗憾,我们可以等到中秋再离开。”

“那他为什么没来找我们呢?若是不是今天临时决定来这里打猎的,我们大概就错过了。”

“是的。”

听了老人家的话,春鹊连连点头道:

“姐,这里真的有人居住呢,我们要不要过去看看?”

“嗯,打算秋天的时侯就离开。”

顺着弟弟说的方向仔细一望,可不是嘛,几间木屋错落有致的排列在湖泊上方的山坡上,若不是仔细看,还真被忽略于那郁郁葱葱的树林之间。

见老人家对外面的形势貌似不是很清楚的样子,春蚕就试探的问道:

“你们两个小娃娃在这山里住了多久拉?”

“这也不是什么坏事,这云雾山虽似仙境,但不适合你们这种年纪轻轻的孩子居住。年轻的时侯还是在外面多闯荡闯荡比较好,这样,老了才会真正的沉寂下来。”

“我六十岁进山,今年七十五,整整有十五年了。”

“好的。老实说,在这山里住了那么久,还不知道有个邻居呢,也不知道这人是何方神圣。”

见老人家开口说话了,姐弟俩人赶紧起身,恭敬有礼道:

“那我们要不要过去打招呼啊?”

“可惜什么?”

“不管怎么样,都有些可惜。”

“很可能是。”

“你看,那边有个垂钓者。”

“是的,人家既然隐居于此,就是‘人不范我,我不范人’吧。”

两人牵着马沿着湖边走,还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这时,春蚕突然停住了脚步,措手不及的春鹊不可避免的撞了上来。于是不明所以的问:

说完,扛着鱼竿,拎着鱼,越过两人,往自己的木屋走去。姐弟俩对望了一眼,很有默契的跟上。

见你姐弟俩一副没商量,铁了心要来自家蹭饭的样子,老人家捋了捋不算长的胡子,沉思了一会儿,点头说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