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争吵与分歧(1 / 2)
曹亚范坚持当面的日军,应该等到后面的抗联部队赶过來,至少也要等到炮兵主力上來,可以得到更多火力掩护之后,再进行总攻击,以避免挺进军的这部分部队,在连续作战之中出现更大的伤亡,
不过那个挺进军的旅长,却坚决主张提前发起全线总攻,争取一鼓作气解决掉当面日军,因为他很清楚,如果一旦将战斗拖延到天黑,以日军的夜战能力,在这么广大的山地之中,很可能会给日军突围的机会,
他认为自己部队夜战能力的确强,但日军的夜战能力更强,华北战场上多年的经历,让他对日军的夜战能力相当的重视,他认为如果等到天黑,那么日军很有可能会利用白天突围试探出的整个包围圈的薄弱之处,利用自己的夜战优势突围,
而且他的包围圈,因为兵力只有两个营显得很薄弱,他当初只是控制了整个战场周边的制高点,并未有合围的想法,包围圈的形成,是随着战场的变化形成的,受兵力数量的限制,这个包围圈的周边几乎无纵深,
也就是说,整个包围圈是一个皮薄馅大的薄皮包子,一旦让日军突破了第一道防线,就等于在包围圈上打开了一个缺口,而在夜间视线受阻的情况之下,很有可能会被日军打开缺口溜走,
就算抗联给自己部队补充了一部分的照明弹,但是照明弹的数量有限,不可能完全的保证对战场的照明,与其让这部分日军跑掉,还不如趁着现在日军试图固守的机会发起总攻击,至少可以将日军残存兵力分割开來,
自己的兵力虽说只有两个营,但是之前战斗中主要依靠火力与日军作战,部队总体上的伤亡数量,并不是很高,虽有一定的伤亡,但是部队的建制完整,元气和骨干还都在,如果发起总攻击,可以一举奠定胜局,
而且这位旅长,坚决反对抗联接手此次战斗,坚决要求这一战,独自由自己部队的承担,在这位旅长看來,曹亚范搞出这么多的问題,归根结底还是要从自己的碗中抢食,骨子里面,有些看不起自己的部队,
两个人争吵了半天,也沒有争吵出一个结果來,但接下來的战局,却并未随着他们两个人的思路发展,就在两个人因为下一步作战方案僵持不下的时候,整个建平战场上的战局,却发生了一个不小的改变,
建平城内原來一直在老实呆在城内的日军,在今天清晨突然以一部兵力向南出击,在将围城的挺进军一个团,注意力吸引过去之后,主力三个中队外加一个机关枪中队,从建平城西南方向撕开当面挺进军两个连的防御,强行向贾家营子一线突围,
被日军之前老实待在城内的举动,搞的有些麻痹的挺进军团长,在发现日军主力突然向东北方向突围之后,手中兵力已经所剩无几的他,手忙脚乱的只抓住日军的一些尾巴,却是让日军主力给跑了,
虽说将向南突围的日军一个步兵中队、一个机枪小队,以及建平伪警察两个中队,包围在建平县城以南的古山子一线,但是却让建平城内的日军主力给跑了,虽然勉强收拢了一个营,又被日军断后部队拼命阻击,给拦截在大卧龙岗一线,
面对着战局的转变,两个争的面红耳赤的两个人都不约而同的停下了争吵,挺进军的那个旅长,立即命令已经被他调到十家子南沟以南方向,组成大麦沟一线纵深防御的一个营,立即向贾家营子一线攻击前进,不惜一切代价,立即将这股日军给堵在贾家营子一线,
曹亚范则立即调集从魏家窝棚到十家子南沟一线,所有已经完成作战任务的部队,立即直插贾家营子一线,配合正在向那里疾进的挺进军一个营,彻底的完成对建平城突围之日军的围歼,但在十家子南沟战场,他却依旧坚决反对眼下就发起总攻击,
即便这股日军已经进抵距离十家子南沟战场,直线距离已经是近在咫尺的贾家营子一线,他依旧要求在大麦沟至十家子南沟战场上,要稳扎稳打,不要因为战局的突变,急于发起总攻击,
撤到贾家营子一线的日军不过一个大队的建制,其兵力总数有限,即便已经进至贾家营子一线,并沒有什么大不了的,只要挺进军那个营能及时赶到堵住缺口,该部的日军是不会对大麦沟一线的战局带來多少影响的,
如果吃掉大麦沟一线之敌,那么整个战场也就大局已定,贾家营子一线之敌,也就成了一个孤军,到时候可以有条不紊的彻底解决他们,而罗福沟以西战场上的日军残兵,将会被彻底的切断
只是曹亚范的出发点是不错,但是他提出解决问題的方法却是有些不恰当,他提出要等他的后续部队上來,接手总攻击的建议,却让挺进军的那个旅长极其愤怒,也是造成了整个隔阂的关键,
再加上曹亚范本身就不善言辞,有些话很难讲的很透,所以这件事情上,两个人的分歧并不是战术上的问題,核心就是挺进军的那位旅长,坚决反对抗联部队,主要是曹亚范的部队,接手自己已经打下來的半个战场,这个问題,才是两个人真正的分歧所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