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 装甲旅(1 / 2)
每个装甲旅支援火力加上苏制雅各六卡车.加上美制一零五榴弹炮改装的自行榴弹炮六门.用苏制嘎斯m卡车.加上日制九五式野炮.改装的自行野炮四门.外加四门一百二十毫米重迫击炮.
此外还装备固定在半履带装甲车上.作为自行高射炮的双二三高炮四门.以苏制卡车为地盘的.四联装十四毫米高射机枪六门.卡车的越野能力虽说比不上履带车辆.但是在半履带装甲车数量不足的情况之下.也只能暂时以卡车作为替代品.
用履带车辆改装的自行火炮.基本上都配备给了两个装甲师.而且抗联也沒有那么多的二流坦克.可用于改装.先用卡车改装以解决燃眉之急.保证满足装甲旅属炮兵的机动能力.可以跟得上坦克作战.
同时在火炮的选择上.杨震也是下了苦工的.美制一零五榴弹炮数量不多.但是重量却很轻.苏制雅各六卡车载重五吨.腾出的重量可以对卡车的底盘加固.以便可以承担火炮的后坐力.
野炮的选择上.选择九五式野炮也是有一定原因的.九五式野炮性能的确比不上九零式野炮.但是在重量上更轻.而且九五式野炮弹.与三八式野炮弹是通用的.缴获的数量.也比九零式野炮多.
可供选择的余地.远远的超过九零式野炮.所以在野炮的选择上.最终还是选择了九五式野炮.而与此同时为了减轻后勤压力.除了两个装甲师配备的改装九零式野炮之外.所有步兵师的改型野炮.全部退出了一线.
经过改编.全军拥有装甲旅六个.每个旅共计装备轻型坦克四十辆、中型坦克六十辆、苏制或是德制装甲车十二辆、汽车三百八十辆.此外还装备美制摩托车四十五辆.美制轻型吉普车十二辆.
不过所有旅的编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获得坦克的数量和种类.各个装甲旅的编制都有不同.有的旅下属各个营下辖两个中型坦克连.一个轻型坦克连.有的旅却是正好反过來.装备两个轻型坦克连.一个中型坦克连.
出现这种编制的原因.除了有些部队编制是为了更好的适应复杂地形之外.主要还是根据获得的坦克种类和数量來决定的.不过在整个四三年因为受制与获得坦克來源和种类.几乎所有的装甲旅都是第二种编制.
在接受了斯大林格勒以及高加索战役结束之后.苏军转交过來的大批德制坦克之后.两个装甲师.所有的苏制坦克都被替换了下來.两个装甲师都清一色的改为德制三号和四号坦克.以及德制半履带装甲车.德制轮式装甲车.
原來装备的苏制t三四坦克.抗联自己生产的部分同型坦克.以及苏制装甲车则被转入各个装甲旅作为主战坦克使用.而在编制装甲旅的时候.考虑到维修以及装备保养的问題.将同一国家生产和制造的坦克.尽可能的编入一个旅集中使用.
比如装甲三旅的两个坦克营.每个营都下辖两个十字军巡洋坦克连.一个玛蒂尔达二型坦克连.装甲四旅则是以下辖四个t三四坦克连.两个bt快速坦克连.装甲五旅.则是装备抗联自己生产的两个t三四坦克连.外加四个美制m三轻型坦克连.该旅的装备虽是混编.但还是以美制为主.
原计划这个旅.装备的都是美国坦克.但因为美国人提供的中型坦克.作为交换筹码被交换给苏联人.抗联自己生产的t三四坦克数量又不足.所以只配备了两个连为中型装备.其余的装备还是以美制坦克为主.
至于装甲一旅和二旅.一个清一色的是德制三号坦克.另外一个则是英制十字军巡洋坦克两个连.丘吉尔步兵坦克四个连.这两个连的丘吉尔步兵坦克.是苏联人在四三年初.从自己部队中撤装下來.转交给中国同志的.属于额外赠送到是罕见的沒有收费.
一向斤斤计较的苏联人.此次这么大方原因是这批英制丘吉尔步兵坦克.让他们实在无法忍受.在气候炎热、地势平坦.以沙漠为主的北非或是西欧平原.这种坦克也许会发挥很大的威力.但是在泥泞的东线.比玛蒂尔达二还复杂的行走机构.却是让苏军吃足了苦头.
在美军开始提供m三、m四中型坦克数量逐步开始增加.以及自己的t三四坦克产量越來越高后.这批在苏军之中极为不受欢迎的英制坦克.连同玛蒂尔达二型坦克.大部分便退出了一线战斗.
在英制瓦伦丁步兵坦克数量足够后.苏联人干脆将这两种坦克.都转手给了抗联.四三年初.苏联人转交给了抗联六十辆.以替换美援的m三中型坦克.在库尔斯克会战之后.对于这种坦克实在已经忍无可忍的苏联人.干脆将幸存的五十多余辆也全部转交给了抗联.
这批坦克苏联人不喜欢.抗联也一样不喜欢.行走装置不适应苏联的地形.更不适应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地形.而且坦克采取小直径负重轮.是整个二战之中坦克之中最独特的.好处很明显.易于生产不说.被击毁一两个也不耽误行走能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