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大战的阴云(2 / 2)

加入书签

一旦东北共产军南下.华北方面军集中兵力应对东北共产军.无力西顾.那么对于这个孤军突出的三十七师团來说.形势会很不利.一旦支那政府下定决心拔掉这个威胁陇海路铁路运输安全的据点.那么三面处在支那政府军合围之下的三十七师团很危险.

但大本营的态度异常的坚决.不仅三十七师团必须要留守运城.就连三十六师团也必须保持对晋东南的控制.当然除了白晋铁路沿线之外.这个三十六师团现在已经迈不出大门一步.可对于大本营來说.这是一个存在的问題.

就连已经成孤军的运城都不肯放弃.冈村宁次更不敢相信大本营会同意他放弃整个山西.将山西移交给支那政府.以山西作为一块肥肉.挑动中国人自己内部打一场内战.使得日本军队可以成为鹬蚌相争之中.最终得利的那个渔翁的计划.

大本营不给增兵.尽管知道对手的进攻态势.肯定已经进入最后准备阶段.但兵力略显不足的冈村宁次.却只能老老实实的以防御作战为主.不过考虑到抗联在四二年会战之中.运用的坦克战术.冈村宁次将所有的坦克部队也集中使用部署在二线.

作为日军之中第一个组织坦克集群进攻的吃螃蟹的人.冈村宁次这么做是有他的道理.用步兵一点点的消耗东北共产军的突击力.待到其攻击力下降到一定之后.固守北平与天津两个要点.让开正面的防线.

待到东北共产军深入冀中平原.造成前后脱节之后.则组织坦克集群发起全线反击.只要打掉东北共产军投入的坦克.剩下已经被削弱到一定程度的步兵也就好办了.所以冈村宁次将大本营调拨给他的装甲部队.全部放在了平津铁路线以南的纵深地带.

日军这边为迎击抗联的进攻.在拼命的做着准备.而在他们的对面.随着时间进入四三年最后一个季度的到來.抗联的部队也在秘密的调动着.双方都在尽最大的努力.为此次会战做着准备.随着各方面的调动陆续展开.华北上空一场大战的阴云已经开始凝聚.

除了东北战场在紧密准备之外.准备用于华北战场的十七个步兵师.两个装甲师.两个装甲旅又六个独立坦克团.以及直属骑兵第一、第三、第五旅.也在大规模的.但是又在极其严格保密的情况之下.秘密的向关内调动.

与这些部队同时调动的.还有四个火箭炮团、十一个重炮团.以及预定使用到华北战场的作战飞机全部抵达察南、热南.以及晋北的各个秘密野战机场.两架电子干扰飞机.也在十月末进驻张家口机场.

考虑到航程的问題.调往关内方向作战的战斗机.则是清一色的p四零战斗机.对地支援飞机.也全部都是英制布伦海姆轻轰炸机.以及部分的b二十五轰炸机.到四三年下半年.美国人提供的援助虽说都是二流的.但是数量上却是充实了不少.

所以抗联的航空兵.现在完全已经可以满足两线作战所需.为了保证此次会战成功.杨震调配了航空兵的部署.除了用于后方防空的兵力之外.其余的航空兵全部出动.甚至为了保证对地支援所需航空炸弹.尤其是凝固汽油弹.杨震暂停了对日轰炸.

随着部队秘密开始进关.作战所需的大批物资.已经在事先完成了转运.仅仅在张家口与承德.就储备了五万余吨油料和几百万斤的粮食.各种口径身管火炮的炮弹.就转运了上百万发.

不过基本上都处于山区地形的整个平北、察南地区.横亘在此的燕山山脉之中.适合装甲部队运动的地形并不多.燕山山脉自古为中原地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屏障.但现在也成为日军抵挡抗联装甲部队南下的一道天堑.

在还要尽可能的隐蔽行踪.以及可供通行的公路极其有限的情况之下.这么大批的部队运动.可是让几支部队的指挥员大伤脑筋.这可不是四二年会战期间.仅仅一个装甲师翻越阴山.此次从山区出击的部队.规模为上次的十几倍.

在加上大量的轮式车辆、重炮.这么庞大的机械化集群翻越以险峻著称的燕山山脉.实在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更何况在部队行进的过程之中.还要尽可能的做到保密.行军的时候.尽可能的要选择在夜间.这无疑对部队向指定地点的开进.也形成了更多的挑战.

险峻的燕山山脉.以及绵延的长城上有限的峪口.古北口、八达岭这两个北平两个方向的门户.也成了仅有的可供通行的通道.好在有长期活动在这里的晋察冀部队平西根据地的部队配合.这才让各部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将如此大规模的装甲部队运动到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