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攻势发起(1 / 2)
只是冈村宁次沒有想到的是.他在前线的一举一动.早就被秘密渗透到日军防线后边的抗联特种侦察部队.给摸了一个清楚.同时他通过密电下达的这道命令.也被抗联设置在前线的监听站给截获.
早在夺取冀中平原战略目标制定完毕.抗联就在张家口与承德方向.设置了无线电监听站.对日本华北方面军与关东军、中国派遣军.以及本土之间的无线电信号进行截听.日军所有的无线电信号.都在截听范围之内.
为了破译这些日军电报.抗联调集了十多名最好的无线电破译专家.调集了一批最好的设备.利用去年破获的日军无线电密码.作为破译依据.专门破译截获的日军无线电信号.包括日军横向与纵向相互联络的无线电信号.
尽管华北方面军在之前两天才更换过密码.但这份情报在十四个小时之内.依旧被快速的破译出來.接到前线各个部队的报告.杨震知道发起攻击的最佳时机已经到了.既然冈村宁次这么大方.自己也就别再有任何的迟疑.
随着杨震的命令.东起天津、西至北平的几百公里战线上瞬间地动山摇.以一百二十架布伦海姆轰炸机.三十六架b二十五轰炸机与十八架曼彻斯特轰炸机群.为第一波次火力打击力量轰炸机群.在两个战斗机中队的掩护之下.对日军一线阵地.以及纵深的炮兵、通讯阵地实施了空袭.
其实相对于b二十五和曼彻斯特轰炸机地毯式的轰炸.布伦海姆轰炸机携带的凝固汽油弹.却最是让日军头疼的事情.抗联航空兵的对地攻击战术.都是经过专门训练的.并不是覆盖式轰炸.而是采取了沿着日军前线的交通壕和战壕的走向.自西向东进行低空投弹的.
这种轰炸方式.虽说危险性比较高.但是精度也不是那种全方位覆盖式轰炸可以相比的.只要一枚凝固汽油弹落入战壕.上百米的战壕内的日军士兵几乎是尸骨无存.就算你躲到防炮洞里面.也一样逃不过烈火焚身的打击.
要预防这种打击的办法很简单.就是在战壕和交通壕上覆盖上沙土和原木.也就是说.给战壕和交通壕上加上一层盖.可这么一弄.防守的部队还怎么开火在山地作战.这种办法还可以.
毕竟坦克不能上山.在山地这么弄还可以.但是在平原地带作战.这种防御战术基本上是给人家的坦克制造一个通道.所以抗联在得到布伦海姆这种轻型双发轰炸机之后.专门制定的这种沿着日军战壕与交通壕走向.采取俯冲投弹轰炸之后快速拉起脱离的战术.几乎让日本人恨的牙根直痒痒.却始终找不出來对策.
而此次会战.抗联投入的不仅仅是战术飞机.还有最新的一款特种作战飞机.在华北前沿.抗联部署了十六架特殊改装.机身两侧各安装了一座专门改装的双联装的十四毫米机枪.以及一挺十二毫米机枪.并调整了所有武器的俯仰角度.
至于机头处.则将原來的形成一百八十度射界的自卫火力.全部改装到了机头处.并加强了机身上的装甲.以及拆卸掉了原來的机身上部炮塔.并将弹仓取消改为封闭式的装甲和火力增强版的b二十五轰炸机.
这些改为专门对地压制的b二十五轰炸机.在抗联航空兵的任务之中专门配合轰炸机群.对一线日军防空火力实施压制.以掩护轰炸机群的行动.b二十五轰炸机机体坚固.可以承受比较大的过载.经过改装作为一款战术飞机很合适.
对于这种飞机.杨震给起了一个名字炮艇机.但人家几十年后美国人的这种飞机.是不是这种用途.杨震沒有明确的点出來.杨震认为自己还是不要太过于条条框框.战术运用大部分还需要哪些专业人员自己摸索.自己如果管的太宽.反倒是限制了他们的思维.
一支新军种从无到有.成长是需要一点点的积累与摸索的.有一个好的领路人.固然可以事半功倍.但是在无形之中.也限制了他们自己的创造力和思维的宽度.杨震一向都是鼓励各个军兵种.自己进行摸索的.
这些经过改装b二十五轰炸机.一投入战场便形成了巨大的威力.随同轰炸机群行动.游荡在战场上空.只要日军地面防空火力刚一开火.便立即有一架飞机直飞过于.以机身侧翼的火力.对日军防空火力点实施压制.
日军的地面防空力量.在空袭展开还不到半个小时.就被打的闭嘴不敢在开火.只能任凭抗联航空兵的为所欲为.而日军投入的拦截战斗机.又被抗联的战斗机部队死死的缠住.根本就无法实施有效的拦截.
在抗联对日轰炸力度越來越大之后.日军陆航的主要力量.越來越向本土、朝鲜与关东军方向收缩.再加上本土的飞机厂.在抗联的狂轰滥炸之下减产严重.整机与零部件补充的数量远远赶不上消耗.
此次华北方面军能够集中的全部作战飞机.也就一百多架.即便是中国派遣军将手中所有能够升空的飞机.都调拨给了华北方面军.即便是常德会战打响.也只调回一个九九式轻轰炸机中队.主力的战斗机一架也沒有回调.但是能起的作用也就是杯水车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