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绝望的和知鹰二(1 / 2)
在给抗联南下部队.下达全线出击的命令同时.杨震通过总前委.给太岳、晋冀鲁豫军区一部、晋绥军区部队下达命令.严令其立即对山西的第一军发起全线总攻击.务必不使第一军一兵一卒.出现在河北战场之上.
第一军接到冈村宁次的命令之后.开始进行收缩的情报.杨震那里会错过.日军固守要点和坚城.这一仗打起來很有可能会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但是如果在日军收缩期间.采取大范围的围攻.代价也要小的很多.
在会战计划还在拟定的时候.杨震最担心的就是在河北战场全线打响之后.这个第一军为了保证自己的补给通道.而全力向东增援.所以日军驻山西的这个第一军.是此次战役之中的重点目标.
尽管日军驻山西的第一军.是日军在中国所有的军级建制之中.除了十一军之外.面对的对手最多的一个军.但是无论是黄河以南的第一战区、晋西南的第二战区.还是黄河以西的第八战区.杨震可不敢指望他们主动参战.第一军这个重担.还是需要自己來背的.
保证河北战场上的战事.不受山西方面日军干扰.同时必须尽可能的将这个第一军打成半残.以减轻战役后半程.面对日军大举增援时期的压力.这是在常德会战全部结束.华中日军能够彻底抽出身來之前.杨震考虑的重中之重.
所以杨震在总攻击全面打响之后.第一时间就给山西战场参战各个部队.下达了全面出击.利用运动战与攻坚战结合的战术.尽可能的削弱第一军的实力.减轻河北战场现在.以及不远的将來要面对的压力.
在给山西战场下达命令的同时.杨震命令晋冀鲁豫军区主力.配合山东军区主力.对津浦路沿线实施密切的监控.并阻击河南之日军.使其无法向北增援.杨震的口号很明确.再打一场新的百团大战.
当然考虑到关内兄弟部队指挥员的感受.给予除了晋察冀军区部队之外的关内其他兄弟部队的命令.都是通过老总下达的.有些事情.尽管现在还沒有那么多的说道.但是杨震自己还是很注意的.
他对兄弟部队的命令.基本上都是通过总前委.而不是自己亲自下达.杨震不希望给自己.更不希望给自己的那些老部下.在已经不是很遥远的未來.增加任何的麻烦.而亲自督阵的老总.对于杨震的想法也很是支持的.
按照他的连续的这些命令.各大战略区按照各自的目标全部出动.以平汉、正太、同蒲铁路线在华北战场几乎已经是全员出动.无论是关内的兄弟部队.还是南下的东北抗联.所有的参战兵力.均已经主动出击.整个华北战场上.随着他的这几道命令下达.几乎已经是打成了一锅粥.
命令留守东北的部队.立即按照既定计划向四平街两翼.以及东起西丰、东丰.西至彰武、阜新、建昌一线的关东军发起全线攻击.务必使得关东军在此次会战之中.一兵一卒无法增援关内战场.
命令抗联的航空兵轰炸机群.对朝鲜境内的铁路和公路系统实施全面的空袭.尤其是鸭绿江上的几座大桥.杨震下了死命令不惜一切代价务必摧毁.同时要求抗联的航空兵.将旅顺港口也摧毁.
在调动航空兵参战的同时.杨震命令负责指挥关外战场的李延平、郭炳勋、王光宇.立即调集朝鲜独立军主力.进入朝鲜北部作战.以平壤以北为主要作战地域.对日朝鲜军发起山地运动作战.牵制日军从所谓的内地朝鲜.调集援军向关东军增援.
在接到杨震的命令之后.东北战场上的抗联部队.在亲临公主岭坐镇指挥的王光宇指挥之下.以两个装甲旅、六个独立坦克团为先导.在铺天盖地的炮火掩护之下集中二十一个师.对关东军发起了全面的攻势.
按照杨震的要求.此次在东北发起的攻势是起到辅助作用.真正的意图.并不是攻城略地.除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日军的有生力量之外.就是死死的缠住日本关东军.并分散日军大本营的注意力.以减轻华北战场上的压力.
所以王光宇在攻击的时候.架势拉的是相当的充足.上來就形成了排山倒海之势.第一波攻击就投入了近千辆坦克.以及所有的轰炸机群配合攻击.但是在真正的尺度上.却按照杨震的要求.掌握的很有分寸.
攻势表面上看是大开大合.但是在实际上却是稳扎稳打.并未采取原來抗联作战之中.惯用的大纵深攻势.而且采取了以浅纵深迂回穿插、分割.多路突击为主.给前线的日军一层层的扒皮.
至于关东军方面.也许是真的被打怕了.尽管在华北战役打响之后.冈村宁次不止一次的要求关东军发起进攻.以减轻华北方面军的压力.但无论冈村宁次怎么要求.梅津美治郎大将就是当做沒有听到一样.在四平一线摆出一个乌龟的阵型.就是不出头.
等到抗联率先打响攻击作战.关东军依旧摆出了一副死守的架势.除了战术反击之外.基本上固守既有阵地.轻易不主动出击.同时在自己的身后奉天一线.还摆上了大批的兵力.并在东满.也构筑了大量的永备工事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