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这场战斗来的晚了(2 / 2)
现在吃点亏可以长点教训.总比将來吃大亏要好的多.两个团坦克的代价.如果能让他们的脑袋清醒一些.别总以为自己是老子天下第一.倒未必不是什么好事.疼的厉害了.才能长记性.
看着看完电报之后显得有些沉默的杨震.老总有些奇怪的拿过电报.看了一眼之后一把将电报拍在桌子上:“乱弹琴.这前线指挥员是干什么吃的.这仗打到一半.才反应过來不对味.这战役才开一个头.两个坦克团就这么报销了.”
对于老总压制不住的怒火.杨震很清楚老总这场火一半.是为前线指挥员犯下如此低级错误而发的.剩下的一半.恐怕就是心疼加肉疼了.战役刚一开始.一下子损失了一百多辆坦克.换了谁都得心疼.
就是财大气粗的美国人.外加拿着人命和装备不当回事的苏联人.也足够肉疼的了.抗联不.全军现在一共才多少辆坦克.抗联的坦克才刚能自己制造.产量还维持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
损失这么大.尤其还是在犯下如此低级错误的情况之下.就算一向厚重的老总.也很难控制住自己的火气.这还是看在是自己的部下.如果换了关内兄弟部队的指挥员.恐怕老总都要骂娘了.
对于脸色极其少见难看.明显在压制心中火气的老总.杨震站起身來给老总倒了一杯水之后.才坐到老总的面前道:“老总.是不是心疼了.说实话.我也很生气.也更加的心疼.我们自己的坦克工业才刚刚起步.量产每个月还不及美苏英的一个零头.”
“而且制造坦克的特种钢材.以及生产发动机所使用的工业铝.我们自己还不能量产.都还需要依靠进口.一下子遭受这么大的损失.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弥补.还有那么多完成训练的坦克乘员组.在补充的难度上还要超过坦克.”
“更为重要的是.两个坦克团就这么损失掉了.在一定程度上也要影响我们的后续作战计划的.面对着这么大的损失.我要是说不心疼和生气.那是睁着眼在说假话.作为他们的指挥员.我比任何人都心疼.更加不能容忍他们犯下的如此低级错误.导致这么惨重的损失.”
杨震的话.老总却是很不以为意.指了指杨震道:“我可沒有看出你小子那里肉疼.反倒是很能沉住气.我知道你们现在财大气粗.但是杨震同志.战场上避免不了损失这我明白.但有限的装备不是这么浪费的.别忘了这些装备你是费劲了千辛万苦才搞來的.”
见到老总对自己现在表现出來的态度.明显很不以为意.杨震笑了笑道:“老总.心疼归心疼.但是我认为这场战斗的这个结果來的不是早了.而是晚了一些.只有吃的疼了.才会好好的长长记性.接受一些教训.”
“与其他的兵种相比.日军的装甲兵因为对手太弱一直发展缓慢.甚至可以说本身就是弱项.而对手的不同.也让他们忽视了装甲兵发展的潮流.在珍珠港事变之前.他们主要的坦克作战经验.就是诺门罕战役与苏军坦克集**手.”
“但那场战役除了告诉他们苏联人不好惹.斯大林的屁股不好摸之外.苏军在战场上投入的在现在已经是二流的坦克.也给他们造成了一定错误的导向.当然苏军在诺门罕战役投入的坦克.在那个时候还是符合国际上坦克发展的.”
“之前日本人与我们作战主力的九七式坦克.在那个时候整体性能还是很出色的.甚至超过了苏军的t二六和bt坦克.可老总武器装备什么时候更新最快.很简单就是在战争期间.看看现在苏德战场上的坦克性能.与当初诺门罕战役期间.已经是今非昔比.”
“所以我说诺门罕战役给日本人带來的.不单单是斯大林的屁股不好摸的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日本人对坦克发展的潮流.但这并不是说他们沒有能力制造出好的坦克.是因为之前根本就沒有这个需要.”
“而过于强调符合自己国力的日本人.自己在战略上也有一定的错误.多少年來.日本人一直都将中国作为吞并的对象.而我们这个虽然庞大.但是虚弱的连一个现代化工业都沒有国家.根本就无力为自己的军队提供一切国防所需的装备.才让日军那些铁皮装甲车.也能在中国的土地上威风八面.”
“什么是最好的反坦克武器.就是坦克自己.我们的装甲部队在美英苏的支持.或是交换之下发展迅猛.也在一定程度上.逼着日本人不断的想办法改进自己的坦克.可以说现在日本人投入的新式坦克.在相当的程度上是在我们逼迫之下采取的一种选择.”
“日本陆军之前一直装备那些二流的坦克.并非是他们沒有这个能力.而是他们根据自己战略需要.以及国力和战略重点方向沒有向这方面倾斜.可我们的很多指挥员.却是忘记了这一点.甚至将日本人的那些坦克.看做了自己的盘中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