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冀中之战(三)(2 / 2)

加入书签

尽管在日军那两门九二式加农炮的远射程之下.也承受了一定的损失.但是依靠自身对日军重炮的射程优势.死死的压制住日军威力最大的八门一百五十毫米榴弹炮.一场炮战下來.损失过半的日军重炮兵.从刚开始还有对等还击的勇气.到最终只能保持沉默.

抗联此次出击的炮兵.除了日军那两门九二式加农炮之外.对日军的火炮几乎清一色的保持了射程上的优势.在加上除了一百五十毫米重榴弹炮之外.装甲一师装备的火炮连同火箭炮在内.都有机动性上的优势.

即便是步兵师所属炮兵.也远远的超过了日军火炮的射程.在炮战之中.凭借这些优势很是占据了上风.日军参战的炮兵.一场炮战下來损失三分之一.重炮兵则战损一半.为此战最终取胜.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只是炮战的失利.却并未让酒井康中将的反击行动终止.他很大气的上來就集中一个坦克联队全部的七十多辆坦克.对抗联进攻兵力发起反击.另外一个坦克联队.则担任预备队.随时待命投入战场.

面对日军上來就采取的坦克集群冲锋.陈翰章却是不急不慢.他利用德制坦克观瞄精度好的特点.与日军坦克集群使用保持在七百米的距离.利用四号坦克观瞄系统优良.火炮射程远的优势.配合自行反坦克营所属的十六辆七十六毫米自行加农炮.采取远距离击毁日军坦克.

同时集中三号坦克.从侧翼迂回日军坦克集群.利用三号坦克的机动性以及射击精度.采取侧翼火力打击的战术.先打掉日军坦克集群之中.性能已经落后.全无还手之力的九七式坦克以及一号炮战车.

陈翰章的这一手战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的坦克集群以及配属在后方的七十六毫米自行加农炮.第一轮开火就击毁了发起反冲击的日军一个坦克联队.七十多辆坦克之中一半的日军最新式坦克.

而日军的五十毫米坦克.尽管威力很大.但是在七百米的距离.对经过改装的四号坦克基本上无任何的威胁.尽管日军坦克不断的以最大速度.试图贴近抗联的坦克部队.与其他近战.

但至少在正面战场上.面对着七十五毫米坦克炮远射的巨大威力.日军的这个企图根本就是以弱搏强.等到日军坦克联队冲到距离抗联坦克部队正面.五百米的最佳开火距离的时候.其投入的一个联队七十多辆坦克.已经有一多半丢在了冲锋的路线上.

如果不是陈翰章为了节省宝贵的七十五毫米坦克炮弹.要求自己的部下尽可能的做到一发穿甲弹要命中日军一辆坦克.将日军坦克集群放到七百米之内才开火.尽可能的保证一炮.击毁一辆日军坦克.而限制了精度不是很高的远射.

以四号d型坦克所装备的坦克炮性能.德制坦克一贯出色的观瞄系统.再加上战场上的一马平川.连一个沟坎都沒有的地形.以及上半年抗联装甲部队专门下苦心.练过的远射能力.

即便在一千二百米之外开火.也可以做到首发命中.从一千二百米到五百米之间七百米的距离.也足够抗联的坦克集群以及身后的自行反坦克.打出几轮火力了.以七十五毫米坦克炮.以及苏式七十六毫米加农炮的威力.甚至有可能将日军第一轮投入攻击的一个坦克联队.全部留在冲锋的路线上.

但考虑到各车配备的穿甲弹只有三分之一.被帽穿甲弹每辆车更是只配备了十二发的数量.而且部队处在迂回穿插作战之中.炮弹补给困难一些.陈翰章还是选择了以稳妥一些的七百米开火距离为主..

作为全军装甲兵建设的重点.装甲一师的坦克一向是优先配备的.正面的装甲二团所属中型坦克营中.所装备的四号坦克.可并不是被抗联用自产的苏式七十六毫米坦克炮.更换下來的只装备威力很低短身管坦克炮的老款.

而是清一色的威力相当惊人.都配备了七十五毫米长身管坦克炮.这种坦克炮能在一千二百米的距离.击毁t三四坦克.对付日军新式的坦克不过五十毫米厚的装甲.威力远远的超过t三四坦克的七十六毫米坦克炮.

再加上性能极其出色的观瞄系统.在一千米外击穿日军新式坦克的五十毫米正面装甲.也沒有任何的问題.在加上正面高达八十毫米厚的装甲.陈翰章用这款坦克作为正面主力使用.可算为日军坦克找好了对手.

只不过很可惜的是.这款装备了威力惊人的长身管七十五毫米坦克炮的四号f、g、h型.在抗联之中的数量并不是很多.全军加在一起.也只有一百多辆.除了配属给装甲一师六十辆之外.还组建了一个独立坦克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