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最不想看到的结果(2 / 2)
“以天津的日军兵力和实力.以及可动员的后背兵员力量來看.很明显是沒有能力在短时间之内.将这两个师团整补完毕的.除非他们能得到本土的重新补充.否则就算放走这两个师团的残部.对整个战局并无太大的影响.”
老总的这些半是安抚.半是命令的话.杨震却沒有立即回答.而是站起身來.看着窗外的飘雪.沉默良久才对老总道:“老总.我不是担心放走这两个师团的残部.会带來多大的危害.”
“您说的对.即便让这两个师团的残部跑到天津.但是天津的日军.也沒有实力在短时间之内.将这两个师团的残部整补完毕.而且以我们目前在平津战场投入的兵力和装备來看.别说两个师团的残部.就是两个全建制师团又能如何.”
“不过老总.您在国外留学多年.经历与见识比我多的多.您很清楚一支现代化的军事体系的灵魂是什么.放跑这两个日军师团残部的确沒有什么.对我们短期之内不会有什么太大的损失和影响.”
“但是真正影响很大的是.放跑了华北方面军司令部以及两个师团残部的大批军官.对于日军这种半现代化体系的军队來说.他们的军官团都是按照精英的模式來培养的.尤其是其中大批的佐级以上的军官.和大量的各级参谋.才是他们真正的大脑和核心.”
“即便所有的士兵全部的损失掉.但是只要这个军官团的体系还健在.他们随时可以恢复元气.日本人现在将战火几乎燃遍了亚洲.军队的规模越來越大.尽管日军的整体战斗力.现在还沒有出现太大的下滑.”
“但随着日军不断的在扩编.合格的高级军官和合格的作战参谋.对于规模越來越大的日军來说.却是越來越宝贵.日军之前在战场上损失了大批的兵力.但也正是依靠这些训练有素的军官团在.才让他们依旧还保持着较高的水平.”
“他的底层军官不足与战损.可以依靠大量的速成培养.也就是所谓的后备军官來补充.如果日军的眼界在开阔一点.不要在拘泥于传统.大批的久经考验的士官也可以随时升为军官.”
“但他真正的大脑所在.永远不是那些被称之为消耗品的后备军官.或是速成培养出來的中队长或是小队长一类的基层军官.在战争之中军官中伤亡最大的.就是这些兵头将尾.这些人熬过來、升上去.才能算是精英.”
“一支现代化的军队.他的真正大脑是那些高级军官以及高级参谋.尤其是多年实战经验培养出來的高级军官和合格参谋.才是一支军队真正的精华所在.这一点.对于任何一支军队來说沒有任何的不同.”
“这一点对于我军.其实也是一样的.多年苦心培养出來的高级干部.对于我军也是一样的宝贵.相对于放跑了日军两个师团残部.放跑了一个完整方面军司令部.一个军司令部.外加两个师团依旧比较完整的军官体系.这才是对我们來说最坏的一个结果.也是我最不想看到的结果.”
“对于现在的日军來说.每一个战前经过严格培养出來的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生.都是相当宝贵的.尤其是珍珠港事变爆发之前.陆军士官学校的毕业生以及佐级以上的军官.都是异常宝贵的.”
“如果这些人保留下來.我们即便歼灭在多的日军部队.也不可能真正让日军伤了根本.因为他们可以依靠这些随时可成为陆军士官学校.或是陆军大学教官的高级军官.重新培养出來一批.”
“一场战役下來.底层军官的损失虽然巨大.但是整体上的补充.对于一支有着完整培养体系的军队來说.并不是一件太困难的事情.可合格的高级作战参谋人员.以及高级指挥员.却不是短时间之内能够培养出來的.”
“中日战争打了这么多年.我们不能不承认日本人的军官培养体系.虽说有这样或是那样的缺点.但是其的确培养出來一批战斗力相当强劲.而且指挥能力和素质.都相当不低的军官.至少经过正规军校.尤其是战前军校培养出來的军官.指挥水平都是相当高的.”
“保住了这些人.只要日军重新补充兵员.他们的整体军事素养.下滑的就真正有限.大脑保留下來.即便是肢体受到一些损失.但是却并不影响这支军队的真正行动能力.至少不会是决定性的.
“如果想要动摇他们的根本.那么只有从肉体上尽可能多的消灭日军的高级军官.以及参谋人员.从根子上.一点点的削弱他们的恢复能力.打乱他们的培养体系.一个小队长也许可以用六个月培养出來.但是培养一个哪怕是少佐参谋也远远不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