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心怀各异(1 / 2)
这位明显很是有些雄心壮志的战区长官.也许是心中有股子不服气.可谓是狮子大开口.他认为不应该单单是华北方面.要发起一系列的反击作战.在其他的战场.也可以进行一定的战略的配合.至少在打一场三九年冬季的那种全国战术反击作战.
在豫东战场与山西战场打响的同时.在华中应该以第五、六两个战区的主力.向湖北境内应山至武汉段的平汉铁路发起攻击.争取利用日军十一军抽调大批兵力至冀中参战的机会.以彻底的打通五、六两个战区之间的联系.
力争使得五、六两个战区连成一片.增加两个战区的回旋余地.加强应对华东日军的能力.同时加强五战区的纵深.并加强对皖北、鄂东地区的控制.尽可能的将湖北境内的日军.压缩至武汉附近.恢复对湖北境内粮食产区的控制.
并恢复平汉路河南与湖北之间的通行.以加快物资的物资的转运.至少日军不能再像现在这样.说來就來、说走就走.想打那里、就打那里.力争使得一、五、六这三大战区.彻底的连成一体.
集中九战区主力以及江防军主力.对岳阳周边的洞庭湖平原.以及宜昌一线发起反击.收复两湖地区主要粮食产区.以缓解大后方眼下已经出现的粮荒.利用这个机会恢复江防态势.彻底的切断日军进犯陪都的通道.
以三战区的主力.在江西战场上发起反击.利用日军在江西、苏南、浙江兵力不足的态势.争取一鼓作气收复南昌.共军可以打下北平.国军也一样可以收复南昌.只要能收复南昌.便能稳定赣南的大后方.对九江一线形成威胁.
同时加大在滇缅战场上的投入.尽快的打通与印度的地面联系.他建议在抽调一两个军.投入到缅甸战场.只要打通与驻印军之间的联系.势必会减轻美英两国在印度战场上的压力.尤其是美国人在印度战场上的投入.
只要美国人能在印度战场上.抽调出部分的兵力投入其他战线.那么东北共军在美国人整体战略格局之下的重要性.势必会大幅度下降.只要美国人认为东北共军不是不可代替的.再加上施加一部分政治上的压力.美国人终止对东北共军的援助.也就顺理成章了.
在他看來美国人是相当现实的.不下重饵美国人是不会给予太多好处的.东北的共军之所以得到美国人的大批援助.原因不外是他们在东北战场上.牵制住了日军的关东军与朝鲜军这两大战略集团.减轻了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压力.
同时如果能够打通中印交通线.也可以加快美援物资的运输.同时与美国人协商.将原定于交给中国.现在却被用到印度战场上的装备.尽快的交付中国.这样一來.无疑在外交和军事上.都有极大的好处.
最关键国军也能大规模的实施反击.收复部分的失地.在美国人的面前展现出强大的战斗力.无疑对争取美国援助.还是有相当好处的.毕竟眼下在国际上.是重庆而不是延安.才是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
其实他的建议.到是很符合重庆方面利益的.但是他的建议.却是在参加会议的所有人看來.这胃口实在有些过大.眼下刚刚打完常德会战的六、九两个战区.至少在短时间之内.基本上以无进攻能力.五战区在四三年的作战之中.同样损失不轻.
现在除了实力还比较完整的一战区、三战区、八战区.以及本身就兵力最少的四战区之外.其余的各大战区基本上已经无反击能力.而且眼下大部分可以调动的精锐.都在第二次编组的远征军序列之中.这个时候进行全国性的反击.根本就无力支撑.
而且这个时候发动全线反击.也在一定程度上触动了下面各方面大员的利益.前边吃紧.后方紧吃.前线某些方面大员.与沦陷区的走私生意.一个个做的脑满肠肥.这个时候让他们发起全线反击.无疑是要了他们的命.
特别是那些杂牌军将领出身.以及以杂牌军为主编成的战区.对于他的这个建议除了个别人之外.几乎无一人赞同的.尤其是以晋绥军为主.实际上是自成体系的第二战区.以及以杂牌军为主的第五战区.
在这二位看來.眼前的这个一贯以吞并或是削弱杂牌军为己任的家伙.这么做纯粹是为了削弱杂牌军.这两个战区实力和与中央军为主的战区.根本就沒有办法相比.无论是美援装备.还是美英给的二手意大利装备.基本上都沒有他们什么事情.
这种情况之下.让这两个实力在全国最弱.一个以桂军为主.一个以晋绥军为主的两个战区去主动发起反击.这不是又搞出來的变相削弱杂牌军又是什么.让我们发起反击也可以.除非将装备、兵员都要补足.并享受与中央军同样的待遇.
而在那位五战区长官看來.他的这个计划很是有以他的桂军.为他们中央军当替死鬼的做派.别说这场反击战打下來.会让他本身实力就不强的五战区损失惨重.就算真的打下來了.五战区的整体态势.依旧沒有任何的改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