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按住脉搏的人(2 / 2)

加入书签

至于要求的装备.则从轻武器到火炮.从卡车到坦克.从战斗机到轰炸机.拉了长长的一张清单.其中步枪的数量.就达到了十五万支.再加上两万挺轻机枪.林林总总达一千门的火炮.数量之巨大.差点沒有把那位美国陆军中将给噎的翻了白眼.

重庆方面态度很强硬.这是你们美国人之前答应的.却始终沒有做到的.眼下我要发起全线反击.你们应该给予补足.可那位将本应该给重庆的援助.都给了英国人和浪费在缅甸、印度的陆军中将.上哪儿去满足这么巨大的胃口去.

经过几番争执与争吵.再加上华盛顿居中的协调和点头.最终美国人答应.在一个月之内运到一万支卡宾枪、五万支步枪.三千支汤姆逊冲锋枪.五千挺加拿大制造的布伦轻机枪.外加给了七十门的一零五榴弹炮.以及一部分战防炮和二百门七五山炮.

同时在三个月之内.在给一百二十架战斗机和五十架b二十五型轰炸机.再给一批军工器材以及军工原料.并答应考虑提供b二十四大型轰炸机.以及在四四年上半年的援助之中.将答应的第一批三十九个美械师所需装备补足.

英国人最终也答应给了一个炮兵团的二十五磅榴弹炮.以及一部分的司登冲锋枪.一向对中国人吝啬异常的英国人.此次大出血可真的是不容易.尽管这批装备大部分抵达的时间.已经是战役打响之后.但还來拖拖拉拉的不管怎么说.还是按时的运到了.

只是参加这次所谓军事检讨会的各方面诸侯.谁都沒有想到.担任此次会议速记的那位样子清秀的女人.手中的笔此时不仅在飞速的记录着会议纪要.同时在脑袋里面.也不断的在重复着笔尖上的记忆.

这边的军事会议刚一结束.为选派去北平和东北的人选.各方面的势力还在明争暗斗与扯皮.重庆还沒有和美国人以及八办交涉.所有相关的情报.便已经在第一时间送到了延安.对于重庆此次传回來的情报.延安也异常的重视.

虽说对于重庆方面的反攻作战.延安并无太多的担心.但是关于委派北平以及东北行政长官的事情.却是让中央多少有些措手不及.中央一边将情报通报给老总.一边将整个形势可能会出现的变化.在第一时间通报给此时已经赶到任丘县城的杨震.

中央在电报上.叮嘱杨震视战场形势的变化.尽可能的在不影响战局进展.不冒进的情况之下.适当的加快战役的进程.以避免给其他方面插手的机会.如果重庆出兵豫东、豫北.那么要尽可能避免与之发生冲突.

接到中央的通报之后.正在根据形势的发展与变化紧张军事调整部署.却并不知道担任此次会议记录的那位美女速记员.就是后世被称之为按住重庆第一人脉搏.抗战期间中央安插在重庆内部最出色特工的杨震.却在暗自惊叹中央的情报居然如此的灵通不说.而且效率如此的高.

重庆方面如此重要和秘密的军事会议.那边的决心刚一下來.这边就已经获得了其大致的部署与方案.这种情报效率对于任何一次的军事行动來说.无疑对于指挥员准确的判断与把握整个战局的发展态势.起到了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的作用.

不过除了惊叹中央的情报系统灵敏度之高之外.杨震对于重庆方面准备在豫东发起反击的部署.到是并沒有太过于在意.因为杨震认为.想要趁着华北日军注意力.都集中在冀中的时候.在华北战场上捞一把的重庆方面.

选择这个时候发起反击.结局很有可能会得不偿失.眼下在华北战场.表面上看的确是其反击的最佳时机.但是这个时机.最多也就适合山西战场.至于豫东和豫北战场.恐怕就很难说是一个好的时机了.

尽管可用的情报不是很多.但是杨震以在战场上养成的直觉.敏锐的察觉到.日军调动的援军.绝对不会只有当面的这么多.他们的后续援军.不仅还会有.甚至已经有可能在路上.或是说已经接近中国沿海.

而从眼下整个中国战局來看.关东军那里虽说形势有些紧张.但是与当面的抗联.你來我往打的虽说很热闹.但那只是表面的现象.形势发展还是相当的平缓.至少眼下还看不出來有大规模的增援的需要.

至于其他的华中和华东战场.一个中国方面还是以守为主.一个大家刚刚热战一把.都在蹲下來舔舐伤口.双方都不可能有什么太大的动作.杨震可以肯定.如果日军继续增援中国战场.最终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现在唯一进行大战的华北.而作为冀中战场的大后方.豫北和豫东.必然是日军重点控制的区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