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出了那里,就只是老农(1 / 2)

加入书签

一直以来,夫妻俩在告不告诉闺女身世这一块,拿捏不定。

想说,却又怕说了之间有隔阂。

如果这次不是李朝阳夫妇遇难,世子又执意要求,他们还是不会说,就让她做个无忧无虑的小村姑。

如今知道了,估计孩子消停的日子也就不多了

“孩子他娘,今儿回去我就开始找人,明儿动工。每天做完中午的帮工饭你就走,我跟闺女在家。”

“你在镇上住一宿,转天你买肉回来,继续做饭。这样不耽误事儿,还能照顾那孩子。”梁安的安排很好,可却让曹氏犯了难。

这么做的话,那他们俩

仿佛察觉到娇妻的顾虑,梁安拍了拍闺女的肩头,道

“睿达家的这几天做噩梦了,正好让闺女过去,陪着做几天伴儿。”

“也好。”曹氏轻叹口气点头,靠着车厢不再说话,闭目养神。

梁安昨天晚上一夜没睡,也闭上眼睛,补眠。

齐妙坐在一旁,看着双双闭眼的两个人,无奈的轻扯嘴角,素手玩着手腕儿上的云裳十八子。

这些日子的经历,仿佛看一出悲剧电影一般,演完之后好人都死了,坏人还逍遥法外。

想想王文良临死之前的“招供”,她真的是觉得“人心险恶”这个词,是有根源的。

原主的爹被灭门,缘由只是因为拒绝了皇上的赐婚。

立下汗马功劳,全部没用。

李朝阳被害、死无全尸,仅仅是因为当年在京城,王文良被赵家欺负,他出手帮忙。

事后,赵家找到机会,加倍的收拾了王文良,羞辱了王文良。

可是

那货不恨赵家,竟然恨上了李朝阳。

多么可笑,多么无耻。

原本,她以为二人不合,只是政治理念不同,各为其主。

但真相大白的时候,真是让她惊诧莫名。

果然,东郭先生跟狼的故事,不管古代、现代,都是有的。

重重叹口气,缓缓闭上了眼睛。

事情太多,后续太杂,她得好好想想,捋一捋思绪

马车停下,熙熙攘攘的声音传来,让车里的三个人都缓过了神。车夫站在车外,恭敬的说

“三爷、三奶奶,姑娘,中午了,咱们在这边吃个饭吧。”

“好,有劳小哥儿了。”梁安开口回应,没有拒绝。

临近中午,的确这肚子有些饿了。

马车又走了一会儿,停下。车帘掀开,车夫站在那里抱拳一下,说

“三爷、三奶奶,姑娘,咱们到了。”

梁安先下了车,然后把媳妇儿、闺女接下来。

齐妙看着眼前的院落,微微蹙眉。曹氏看着,轻声呢喃的道

“这么快到镇上了。”

院子里出来一个婆子,看到曹氏等人之后,忙走上前,屈膝行礼一下,说

“三爷,饭菜都准备好了,您们进来吃吧。”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些人竟然叫梁安为“三爷”。齐妙对这个称呼不在意,挽着母亲的胳膊进了院

屋内,并没有什么饭菜,而是孩子安静的在炕上睡觉。

半个月的时间,小家伙眉眼长开了许多。

能看出来一些张氏跟李朝阳的影子。

曹氏瞅着孩子,扭头看着婆子,轻叹口气,道

“你辛苦了。”

婆子闻言摇头,瞅着孩子,十分同情的说

“三奶奶这话客气了,我这也是听命行事。就是找不了奶娘,委屈这个孩子了。”

“不妨事,农家用米汤也能把孩子喂活。这孩子命大,肯定不会有事儿。”曹氏笃定的说着。

嘴上虽然这么说,不过心里特十分的心疼。

多年家里没有小孩儿,梁安看着旧人的遗孤,心酸的蹲在炕边,伸手摸着他的小脸儿。

齐妙站在一旁,看着屋子里的一切。炕上那么多的尿褯子,地上还有一大堆。

走过去一看,竟然都有小地图,嘴角微微上扬。

婆子见状,不好意思的开口说

“还没来及洗呢。另外一个伙计,在做饭。”

曹氏看着地上那些,十分理解的道

“都有过孩子,都知道咋回事儿。两人伺候,有时候都伺候不过来。明儿开始,下午我过来,然后晚上我跟娃儿睡。”

婆子听了点点头,没有任何意见。

房门推开,车夫看着他们三口人抱拳一下,道

“三爷爷、三奶奶,饭菜已经好了,咱们吃完再回去。”

梁安听了站起身,看着婆子拱手一下,说

“费心了。”

婆子赶紧侧身还礼,回了句

“不敢当。”

三个人跟着车夫来到隔壁,屋内摆着两张桌子,桌上是同样的饭菜。

曹氏看着,忙开口说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