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有些强人所难(2 / 2)
“爹啊”
“爷”
梁安、梁庐、梁汉柏哭喊的声音传来,蒋氏直接哭出了声。
齐妙苦笑,重新站起身,拉着蒋氏回了屋。
这个中秋,注定不安生了
入殓、搭灵棚、扎岁数纸、点长明灯
八月十五,月圆、人圆的日子,梁宿友给了两个儿子迎头痛击。
灵棚就搭在了二房这边,谁也没出去报丧。
三个孙女回家重新换了身衣服,蒋氏、曹氏自来就在孝期,所以不用换。
都安顿好之后,梁庐跟梁安跪在灵前烧纸,他们谁都没有找,也没有报丧。
大过节的,说了不是给人家添堵
好在年前王氏走的时间不长,他们都还算数联。
说起来,王氏跟梁宿友,前后就差了半年多离开人世,算是脚前脚后了。
曹氏跟蒋氏进屋,将中午做好的饭菜,在重新收起来。
多讽刺啊
做了那么多好吃的,本来应该欢欢喜喜过中秋,可偏偏就
蒋氏一边收拾一边叹气,最后气的,把手里的碗放在桌上狠狠一顿。
“duang”
闷声响,碗质量不错,并没有坏。
曹氏看着她愤恨的样子,出声劝着说
“二嫂,算了。”
“三弟妹,你说我寒心不寒心。当年瘟疫,我爹娘、哥哥他们全没了,我连尽孝都没有。他自打来了这儿,我供着、敬着。到头来呢我”
蒋氏气的坐在炕上抹眼泪,一脸痛心。
不是因为梁宿友痛心,而是因为他不疼儿女,选择这个时候走。
讲道理这事儿不该怪梁宿友。有道是阎王让你三更死,谁人能留到五更
只不过蒋氏对他积怨太深,所以也就这么认为了。
曹氏掏出帕子,一边给她擦泪,一边安慰着道
“好了好了,这事儿也不是咱公爹能掌握的,别气了。”
蒋氏没说话,接过帕子擦了擦,还给她起身继续收拾。
天黑,村里就有人过来了。
其实人家也是出来赏月,无意间看到,虽有些惊讶加晦气,但一个村儿住着,哪有不来的道理。
最先过来的是栓子跟柱子,哥俩到这儿一看,见都收拾好了,不禁埋怨梁庐、梁安太见外,都没有告诉他们。
其实大家也都明白,人家为啥不告诉。
陆陆续续,村里都知道了,纷纷过来帮忙、吊唁,陪聊。
有些先来的,便起身告辞。回去的路上成群,都说梁宿友太偏心,梁安哥俩太可怜等等之类的话。
齐妙偶尔听到了,也权当没听到。
其实,他们说的有些强人所难。
生老病死,谁有权利掌握自己还不得听天由命。
只是这些人
拿着油来到长明灯前,往里面缓缓倒了一些。
梁宿友在家只停了四天便出殡了。
秋收在即,地里的庄稼得收。再有一个,中午太热,尸体若是放七天那可就没处看了。
出殡的事情一切从简,不过该烧的、该办的,全都办的体体面面。
镇上那边没人来,毕竟都不知道消息。
送走了出殡的队伍,梁桂兰过去帮忙做饭。
梁桂芳跟齐妙都在三房家,没有靠前。
二人都来了小日子,这会儿能躲就躲远点儿。
梁宿友的后事忙完,紧接着就是送梁桂芳、梁桂兰还有卢长东。
本来人家订了八月十八走,因为梁宿友的事情,估计又得延后几日。
看着马车缓缓离开,齐妙带着大白回了家。
梁安仍旧带人去割中药,买的地、家里的地,全都收了回来。
二房、梁金山、梁金宝跟着他们家种中药,都被德济堂收走了。
来收药的管事,就在外面当着大家伙点银票。
真的是给银票啊
梁庐家今年卖中药,卖了整整一百五十三两银子。
当拿到银票的时候,齐妙清楚的看到自家二大爷手抖的样子。
想想也是,活了这么多年,啥时候见到这么多银票了。
齐妙家地多,卖的自然也多。梁金山兄弟俩捏着银票,看着梁安、梁庐说
“兄弟,明儿晚上上我那吃饭去。咱们四个好好喝一顿,庆祝一下。”
跟着梁安,赚了不少银子,这可是天大的喜事儿。
其他村民瞅着,没有不眼红的。那叫银票啊,除了黄地主家,谁家还能有银票
管事的来到齐妙跟前,抱拳一下,说
“姑娘,我们少爷说两天后在镇上清泉居见您,问您那会儿有时间没。”
齐妙闻言顿了一下,随后点点头,说
“行,到时候我过去。”
“那小的告退。”管事的再次抱拳,转身离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