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什么时候去京城(1 / 2)
梁安一家过来,可以说给梁桂芳帮了太多的忙。
吃过午饭,积酸菜,腌蒜茄子,院子里的豆角、土豆罢园
这些活若是单单靠他们姐妹俩,咋也得干上十天、半个月。
那会儿天就冷了,在做这些活计,就该难捱了。
两个人,积了二十颗酸菜足够。
梁安抱着大石头过来,放在白菜上压住,然后拍拍手,说
“齐活儿了。”
再看院子,架条捋直的放在墙根处,小菜园子里堆了豆角蔓儿、土豆秧等东西。这些不收,等冬天下雪盖住,来年开春烂在地里成为粪肥。
齐妙跟梁桂兰那边,一小坛的蒜茄子腌好。至于辣白菜,盐抹匀了,空一夜水,转天放上调好的辣椒就行。
梁桂芳瞅着妥妥当当的一切,看着梁安夫妻俩,感激地说
“三叔、三婶儿,多谢您们了。要不是您们今儿过来,这些东西我们姐俩肯定得做到入冬。”
梁安不在意的摆摆手。曹氏笑眯眯的瞅着梁桂芳,说
“咱们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也就能够来帮你做点儿这些,再多了也做不了。你跟兰儿就俩丫头住这儿,我这心里说实话挺担心的。”
梁桂芳听了明白的点点头,拉着曹氏的手,道
“三婶儿放心,我们会照顾好自己。晚上把院门锁好,大雪放在院子里,里屋门也拴上。一旦有风吹草动,大雪就使劲儿叫。别说,这小畜生挺有用的。”
曹氏闻言放心的点点头,随后看着他们姐妹俩,又说
“行吧,东西别不舍得吃。今年大丰收,家里粮食足够了,吃的差不多时再给你们送。”
梁桂兰一听这话,忙不迭的摇头,道
“三婶儿,这些就够了。大米、白面您一样买了五十斤,我们就两个人,还有那么多苞米面、黑豆面啥的,足够吃了。”
“你少来,我还不知道你的心思。”曹氏好笑的摇头,“家里有这个条件,你也别这么小心翼翼。放开了吃,你是有娘家的人。”
一句“有娘家的人”,顿时戳中了梁桂芳的软肋,差点没让她飚出泪水。
深吸几口气,然后看着曹氏重重的点头。
古代,娘家对嫁出去的女子最为重要。有娘家,才有能给你撑腰的人,反之即便被婆家欺负,也没有地方伸冤,更没地方申诉。
清官难断家务事。
这种时候,往往就是看娘家给不给力、出不出头。
梁桂芳不再坚持,轻笑着点点头,幸福的“嗯”了一声。
曹氏拍拍她的手背,开口又道
“你们姐俩的冬衣可做好了提前做出来,别到时候冷着啊。”
梁桂芳心里暖烘烘的,恬静的回答说
“放心吧三婶儿,上次您给的料子,正好给她做了一身,我还做了个棉袄。哦,对了。”
好似想起什么一般,拉着曹氏就进了屋。梁安等人也纷纷跟着进屋,就见梁桂芳从箱子里拿出一个布包放在炕上。
打开,献宝似的将衣服拿出来,看着曹氏,说
“三婶儿,这是我给您还有三叔做的,您看大小合适不。”
说完,把里面的衣服拿出来,放在一旁。
一套是绛紫色的衣衫,一套暗青色的衣衫。
齐妙瞅着,噘嘴不悦的道
“哼就有我爹、我娘的,我的呢”
“有有有,缺水也不能缺了你的。”梁桂芳说完,从下面拿了一件鹅黄色的衣衫。
短衫,襦裙,长罩,串珠束腰
一整套,全部都是鹅黄色,特别的好看。齐妙很喜欢这身衣服,这会儿穿正好。
曹氏瞅着,尤其是那条束腰带。摸着上面的珠子,说
“你啊,太宠着她了。”
梁桂芳轻笑,伸手轻捏齐妙的脸颊,道
“怎么样,满意不”
“满意,满意,太满意了。姐,你可真是我亲姐。”齐妙美滋滋的说着。
梁桂芳对她这不走心的话语,无奈的摇摇头。
曹氏瞅着狗腿的女儿,好笑的点她额头一记。
梁安见黑冰回来了,出声说道
“不早了,咱们该回去了。芳儿啊,让你费心给三叔做衣服了。三叔谢谢你。”
曹氏闻言看着梁桂芳姐妹二人,不放心的继续嘱咐道
“晚上切记锁门,不管发生什么事儿,一定要先保护自己,其他都另说,明白吗”
梁桂芳不舍的看着曹氏,轻声建议着说
“三婶儿,你们晚上在这儿住吧。住一宿再回去,家里不是有晴儿吗”
齐妙听了抿唇,走上前搂着曹氏的胳膊,占有欲十足的说
“别想抢我娘,这个可不能让你抢。”
“噗嗤”
夸张的举动还有表情,瞬间逗笑了苦瓜脸的梁桂芳。
伸手轻点她额头,摇摇头,道
“你啊,真是个活宝。”
梁桂兰把三套衣服全都放在了包袱里包好,然后看着曹氏侧身行礼一下,说
“三婶儿,我会好好大姐的,您放心。”
“乖,我们兰儿也长大了。”曹氏满足的点点头,一脸欣慰。
说话间,黑冰便把马车重新套好,梁安从外面回来,看着他们几个人,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