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杨威天下第458章:述职续(2 / 2)
事后他问舅舅,他该怎么办?祖大寿哈哈大笑:“你小子也是进士(武进士),书都读到哪里去了?”
武进士也要考学问的,并不是莽汉武夫。四书五经也是必学的基本课程。
“不过你小子艳福不浅,老夫我见过的女人多了,还真没见过这么漂亮的,有福啊,有福!”
吴三桂急了,说道:“舅舅,外甥愚钝,您倒是教给我呀?我该怎么办?”
“呵呵!我倒是忘了。你们是夫妻,天天的厮守在一起,那是不必行礼的。只是到了年节,大的礼仪场合,才行一次礼,并且礼仪可以从简。懂了吗?傻小子!你傻小子还真有福!哈哈!”
祖大寿听了吴襄的述职经过,他手捻胡须低头沉思,好半天没有说话,然后又站起来,在室内来回度步。
吴襄着急,说道:“老哥,你别没完没了的走啊!你倒是说话呀!有什么祸事吗?不至于吧!”
祖大寿看了吴襄一眼说道:“你呀!叫我说你什么好?你没长脑子?
你放心,祸事是没有的,不过我们的好日子到头了!宪国公爷这是要归拢我们了,要给野马套上龙头!但是,几年之内还是不能动我们,因为有察哈尔、绥远蒙古在,联省还要用到我们。等蒙古人都灭了,老实了,我们也就没有用了。‘狡兔尽,走狗烹!’不过,看这些年国公爷的做派,他还是宅心仁厚的,但愿你我还能有个好收场。但是独霸一方的舒心日子那是没了。”
自从热河建省,祖大寿就是这一方的霸王,就算是联省衙门他也没当一回事。联省没给他下过命令,就算是有什么事,也是商量着办,祖大寿是不会听从调遣的。双方关系一直和谐,那是因为所有的事情都是对热河有利,是利益的诱惑。但是从现在起,热河、外蒙古就真的是联省治下的行省了,“听调不听宣”是绝对不行的。
眼下变化不大,但是步子迈出去了,下面就是一步一步的朝前走,不回头了。
祖大寿是战将,但是他还不敢对大明开战,更不敢对国防军开战。
送走吴襄之后,祖大寿就登上了船,开始他开封述职的行程。他的结果与吴襄类似,原来的假议会被解散,祖大乐的议长被撤,但是祖大乐被任命为布政使,祖大弼被任命为都指挥使,联省指派了一名提刑按察使和两名巡按御史。从十年起就要按地亩牲畜的数量纳税。
热河一直存在一个名义上的议会,祖大乐是议长,祖大寿也是吃到了甜头,很多事情这个假议会是可以利用的,发布一些政令很方便,也有效,还打着民意的旗号,好处多多。
随后是阚岱王爷到开封述职。
他的这个王爷爵位是继承而来,追根求源就不正统了。大明没有封过异性王,何况他还是大明的对头。至多是蒙古人自己的政权分封的爵位,甚至可能是自立的王爷,联省方面一直没有较真追究他。就当是一个名号罢了,今后也不会追究,但是也不会承认他有王爷的地位和待遇,他觐见朱万化同样要下跪。
他的述职也比较宽松。从理论上说,他所管辖的漠北蒙古,在政务上是归外蒙古行省的布政使管辖,他这个巡抚只管军事,没有行政权。对此,联省也有一个过渡的办法,那就是唐努乌拉山以南乌兰牧场这一部分要归外蒙古的布政使管辖,并照章纳税,税收也会按比例留给阚岱一部分。漠北的部分就由他自己支配了。
联省对于他宽松的根据就是要用他抵御俄国人,这个大局还是要稳定的。
最后一名需要述职的巡抚——郑芝龙就不那么好办了,他一直在拖延,实际上他根本就不想来。
中华日报他是看的,前面的几位巡抚的述职都有报道,他当然知道,因此他的压力也是很大。
郑芝龙能到开封述职吗?他又会是个什么结果?且听下回分解。
---第458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