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杨威天下第493章:厚民富国强兵(2 / 2)
杨嗣昌问道:“傅尚书,长江沿岸都有花皮驻军,借口就是保护长江航运。在我南京城下,下关码头的对岸,浦口镇就驻有花皮的军队。我南京城有新式火炮,江北浦口周围是我直隶地盘,江北的官军也有新式火炮。我们可以向浦口开战吗?”
这个话问道了关键之处,浦口的官府衙门是朝廷的命官,但是浦口城却是花皮驻军防守,这是个非常典型的两家共存之地。朝廷失去了浦口城池还是因为当年开通航线时,地痞帮会闹事,浦口的卫所官军袒护,充当城市土匪的*。国防军不得不占领浦口城,遣散了当地的卫所军。
“这......”傅宗龙没词了,这个问题太深奥,他的确无法回答。
杨嗣昌说道:“浦口与梧州就有共同之处,那就是黎民百姓之利。”
就在这个时候,康承祖到了,杨嗣昌命他进来坐下。
杨嗣昌继续刚才的话题,他说:“梧州断绝交通,激起了民变。傅尚书,我问你,倘若我官军拿下浦口城会是什么结果呢?”
傅宗龙不能回答,其他人也不敢回答,这倒不是杨嗣昌有多大的权威,首辅不是皇帝,反对他,即便骂两句也没什么,都不敢说,是因为国防军在浦口驻防已经五六年了,一直是相安无事,也算习以为常了,谁知道该怎么办?
杨嗣昌说道:“按以往的经验推测,我们强攻,国防军就会主动撤走。这是因为他们不愿意与官军进行残酷的攻防战,所以我们能够占领浦口。之后的结果有两种可能:其一长江上航运公司的线路上甩掉南京这一站,继续航运。第二种可能比较小,就是长江航运业务彻底中断,定期的客船航班停了,货运也停了。这会带来什么后果呢?”
杨嗣昌停下来不说了,看着厅内的各位官员,意思让别人来回答。
内阁大厅里很安静,大家都沉默着。
终于工部尚书刘遵宪说话了,他说道:“五六年来我们这些官员也没少乘坐客轮,官府的货物也没少运输,南京一下子没有了航运,各级官府、官员想要出行就要想别的办法了,费用高不说,主要是不方便。可是士绅、百姓们就不只是不方便了,恐怕很多人就绝了出行的路。其结果就类似梧州了。”
康承祖就在那里坐着,“类似梧州”是个什么意思大家心里都明白。所以场面又安静下来。
杨嗣昌借此机会,询问康承祖梧州事件的始末,关键之处又询问了细节。康承祖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反省,也是悔不当初,特别是刚才杨嗣昌拿浦口做例子的分析,语言不多,说服力还是有的。康承祖对于提问,一一作答,但是情绪极差,可以说是垂头丧气。
最后,康承祖不服气的问道:“首辅大人说的有道理,下官服气,也知道做错了。可是我又不服气,花皮乃无君无父之人,下官身为大明官员,为什么要容忍他们?下官倒是想问一问杨大人有何良策?我们这样退让终有亡国的一天!”
薛国观也来了精神,他说道:“花皮居心不良,联省就是乱臣贼子,我薛国观与他们不共戴天!浦口就是要夺回来,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杨大人造火炮的勇气到哪里去了?身为首辅不知道为君分忧,我要弹劾你!......”
杨嗣昌本来心平气和的,被薛国观一骂,也是热血上头,顿时满面怒容。
傅宗龙尽管主战,但是他还是识大体的,特别是他曾经是杨嗣昌的部下,共事于边防,老交情还是有的。因此,见到场面不对赶紧抢先说话,打断了薛国观的话,也堵住杨嗣昌的反击,他说道:“杨大人,各位各有所思,见解不同,也是正常之事。下官也想请教杨大人,我大明当如何应对才算妥当呢?”
杨嗣昌身为首辅,是应该有点肚量的,再者说,他今天说了这不行那不行,的确没有说出办法来,那是不能服人的,因此他尽力的压下这口气,转过身来面对众人说道:“杨某不才,只说六个字:‘厚民、富国、强兵’,日后也愿意与同僚们磋商。今日议事到此为止,明日把熊文灿的奏章禀报圣上,一切由圣上裁决!散了吧!”
气愤之中的杨嗣昌,也不愿意具体解释这六个字的意思就结束了会议。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493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