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杨威天下第515章:残酷的攻坚战(2 / 2)
工兵们抬着云梯冲到城墙下,残缺的城墙还有一丈高,但是登上豁口之后,距离两侧的城墙还有一丈高,残缺不全的城墙也是不好攀登的,所以半截城墙上依然需要云梯。云梯树立起来了,对于只剩下半截的城墙,云梯高度足够了,还超过了不少。
在这个局部,终于听到了孟加拉军的火铳射击之声。他们躲在暗处射击,说明他们也有阵地战的训练,枪声稀疏,说明还能够防守作战的士兵不多。攀登云梯的士兵也是不断的被打中,从云梯上滚落下来。在康南军的强劲火力之下,很快就压制了敌军的防守射击。工兵和突击士兵要一起攀登,以便树立二级的云梯,方便士兵登上城墙的顶部。
在强大的火力压制下,敌方的反击太微弱了,突击队的士兵们用伤亡十五人的代价成功登上城头,建立城墙上的阵地,守住突破口。随后负责掩护的一个排也跟着登上了城墙,后面又有一个连迅速跟进,沿着城墙向两侧展开,这一段城墙就被占领了。他们最重要的任务是占领瓮城,打开城门。
当城门被打开时,临时营的骑兵们策马冲击,蜂拥入城。康南军终于突破城防,攻入城内。
这段城墙上的守军伤亡惨重,但是他们的确没有撤退,还算是很不错的军队,当然孟加拉军也是有督战队的,督促着他们坚守,为城中达官贵人们的逃跑争取时间。
但是康南军的突破,使得军心已经涣散的守军完全崩溃了,反抗的能力极大的降低,到康南军登上城墙时,就形成了大溃败的局面。
战斗开始的时候,孟加拉军是打算坚守,打算顽强抵抗的,这也是他们国王的命令。但是重炮摧毁城墙的威力彻底的摧毁了他们反抗的决心,不得不变为仓皇出逃。其他三面的城门都打开了,人多,混乱,道路狭窄,再加上康南军打入城内的炮弹四处爆炸,道路和城门都造成了拥堵,就是个一团糟的场面。
几部喊话器非常及时的架设在了城墙之上,印地语的劝降喊话顿时响遍了全城:“放下武器!投降不杀!”
但是入城的是临时营的骑兵,他们之中的主要成分是西康的藏族人,军纪的约束比较差,特别是允许他们强奸,这就有废弛军纪的后遗症,数百骑兵面对着军民混杂、一片混乱的孟加拉人,客观上也不好控制,不好分辨。结果是:在他们的马刀之下一片的血肉模糊,一刀下去,就不知道能伤几个人。
无论中外,古代城中的街道都很狭窄,能够两辆马车交错而过,就已经算是宽阔的道路了。现在坦盖尔城中的道路上挤满了逃难的人群,是官员、军民混杂的人群,军人当然手持武器,有长矛大刀,也有火铳。康南军的骑兵冲过来,手持武器的孟加拉士兵当然会反抗,有的反抗力度还不小,因为他们是官员的亲兵卫队,准备精良,忠诚勇武。火铳射击,大刀挥舞,巷战中也会造成康南军的伤亡。康南军的骑兵也有*和三眼铳,在狭窄街道上,敌军密集,*就是最好的武器。一枚*投过去,伤亡就是一片,三眼铳一枪就是一片的散弹,杀伤力极大。
骑兵速度快,总体上说步兵不是对手。康南军手中的马刀都是工业化的产品,钢口好,分量重,借着马力,只要马刀一扫,人头肢体就会被砍断,并且往往是人员密集,一刀下去连伤数人,到处是滚动的人头,和喷洒而出的鲜血,狭窄的街道上顿时血流成河。
等到朱全柱登上城头,观察全城的时候,城内的斩杀已经进行了多时。朱全柱大吃一惊,赶紧传令:城中的骑兵后撤,向北门一带集中。顿时,传令的军号声响遍了全城,十几把军号,号音嘹亮。令行禁止,这是军令的基本常识。临时营的骑兵这才撤下来,使得残酷的杀戮告一段落。
逃亡的孟加拉人,不管是官员、民众还是部队,朱全柱下令不要阻拦,任其自行退出城去,康南军不追击,也不拦截,但是反抗的必然会遭到镇压。
事后估计,大量的伤亡,就发生在骑兵进城的这一段时间,人员拥堵踩踏,加上骑兵的屠杀,死亡人数两三千人。这还是康南军进入印度地区以来,伤人最多的一次。
得到报告的赵率教也是不好处置,处罚过于严厉也会挫伤士气,这毕竟是战争期间,因此也就不了了之了。
---第515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