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缘千里来相会》第四十六节(1)(1 / 2)
次日清晨,长安城外三十里,一片空旷无人的平原上。姚继宗驾着一辆敞篷马车,车上装了满满当当的一车东西,招呼着阮若弱和玉连城帮忙一样样的往下抬:一麻袋的干柴、几捆拇指粗的麻绳、几根两头带勾一米左右长的细铁棒、一个轻巧却容量不小盆沿还的铜盆,一大堆缝在一起的油布、两个藤编的大筐子重叠装在一起,用绳索密密绞成一个整体。阮若弱见了这一堆形形色色的东西,不禁要问道:“不是吧,你指望靠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来飞天?”玉连城也忍不住看着这堆杂七杂八的物件摇着头笑。
“什么叫乱七八糟的东西呀!告诉你,这些东西组装起来,就是唐版的‘神舟五号’。”姚继宗一本正经道。
阮若弱几乎没笑死:“就凭这些,你能鼓捣出个‘神舟五号’来?那中国科学院的院士都得下岗了。”
“自然太高科技的我弄不出来,咱没那个人力物力,这个就算是‘神舟五号’初级版吧。”姚继宗边说,边动手组装起这些东西来,“你们两个也别闲着,帮忙搭把手。”阮若弱和玉连城于是当了他的助理,被他差来遣去,支使得团团转。三个人为着这伟大的航空事业奋斗着……
足足忙了一个时辰,“神舟五号”的雏形差不多全部出来了,阮若弱恍然大悟:“原来你是弄了个热气球出来呀!”
“什么是热气球?”一旁的玉连城不知就里地问。
“热气球,在二十一世纪里,是一种比较简易的飞行工具,由球囊、吊篮和加热装置三部分构成。当球囊里的空气经加热后,密度变小,就像水中的气泡,向上浮,所以就可以飞起来了,孔明灯就是这个原理。”姚继宗尽量深入浅出地对一个唐代人解释着热气球为何物。
玉连城听后想了想,转头看向“神舟五号”,指着那个藤筐道:“这个就是吊篮?”
“对。”
又指着已经用麻绳和吊篮系在一起的铜盆:“这个……是要用来生火的吗?”
“正确,这个就是加热装置。”
再指向那堆缝得严严实实的布:“这个……就是什么球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