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 得来全不费功夫(1 / 2)
此话一出,犹如平地炸雷。
苏芷和赵晋彼此对视一眼,眸中都有着疑惑与紧张。
他们都听出来了,杜一清话中藏着的得意与阴谋多时而露出来的收获的表情。
“你胡说,赵主事是我亲眼看着毒发倒地的,他怎么可能好?”云树上前据理力争。
“哼,你要这么说我也没有办法!”杜一清眉间的笑意扩大,关上扇面拍拍手,一身绯绿长袍的赵德正从门口悠悠走出,来到厅中后,还挑衅地看了一眼赵晋。
这就是他的儿子,再聪明,再智慧又如何,还不是要落入那人所设下的圈套中。
看着完好无缺的赵德正,赵晋的心从未有过的寒凉。
这就是他的好父亲,为了算计他,甚至宁愿服毒!
还记得他第一次入京赶考在京城的老字号茶楼里看到他的时候,看到他的长相,试探着唤了他一声爹,可他除了眼波中流露出来的疑惑以外,更多的是对自己的漠然无视,他的表情太过逼真,他就真以为是他认错人了。
可当他在傅青渊和景王的介绍下拜在了国子监祭酒陆嵩的门下时,他突然找上了客栈,表明了身份将他迎回了他在京城的住处。
他向府里的下人介绍说他是他的长子,那时候,无可否认,他的心情是雀跃的,这个离开了数年的父亲,他终于找到了,他以为接下来会是一家团圆的戏码!
可没过多久,就发现原来他在京城早就已经另娶,有正牌夫人,还有一双儿女。
那双孩子都及他腰高了。
原来这就是他不愿意回到家乡,不愿意认他的原因,但后来却又认了,大抵是在士子之中听说了他的名声,觉得他还有利用价值吧!
此时的他表面上笑得温润和气,但心里却如同腊月的天气,将一颗火热的心冻成了冰棱。
但心理上,他还是认他为父,敬他为长辈。
老话说得,天下无不是之父母!
他对着他责怪不起来!
可随着赵德正越来越作,对了作也就罢了,还一次次打着父亲的招牌却做着伤害他们的事,如此这般,她心里的冰棱子便越积越多……
积成冰山却是前些日子赵德正在家里的所作所为。
他已经完全失去了一个作为父亲的基本道德。
他自私得令人发指,甚至让赵晋觉得他也许从来就没有将他们当作是一家人,他的心里只有他在京城的那一家人!
但是赵晋还是可以原谅他,安慰自己,他伤害了母亲,母亲也赶走了他,并且已经和离了,那么就希望他们真的是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然后便听说他中毒晕倒在大街上,虽然有过怀疑,但是因为担心他的安危,还是连犹豫都没有就出手救下了他。
他有错,但错不致死!他甚至还愿意为他来这翠花楼查询他出事的缘由……
可到头来,他换回来的是什么?
背叛,欺骗,算计!
“谁说我中毒了?”赵德正一撩衣摆高声道:“原来是我的亲生儿子,你一向对我这个亲生父亲不满,为父是知道的,但是我万万没想到,你居然当着大庭广众的面咒我中毒。
你好狠的心,不过也不怪你,你们兄妹三人早就被那愚昧无知的赵氏带得与为父离心离德,再加上你身边那性情乖张的泼妇在你耳边唆使你,你早就变了!再不是为父得意的儿子!想来如今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也是可以理解的。”
赵晋心冷脸冷,浑身都冷。
苏芷感觉到他不断地颤抖的手,知道他心里的难过恐怕无法言说,可此时她什么都不能做,只有紧紧地握住他的手,给他传递着她对他的关心,还有她并不强大的力量。
“相公!”苏芷的声音柔柔弱弱,却又带着一抹极致的安抚。
她试图用声音抚慰赵晋受伤的灵魂。
“娘子,别担心,我还好,会一直好!”赵晋回握住她的手,骨节分明的长指抚住她柔软的手心,掌中粗砺的茧子刮过,有一种酥酥麻麻的痛感。
苏芷强行忍了,将他的手握得更紧了:“不管怎么样,我都会站在你身边,永远陪着你!”
“有娘子就足够了!”苏芷的话说进了赵晋的心里,他心头豪情飞涨,揽住她的腰,与她并列站在二楼的飞栏前。
也不知他是故意还是无意,就那样高高地站着,居高临下地看着下面的赵德正、杜一清二人。
两人先前不觉得有什么,毕竟此时是他们占了上风,但是当他们因为高高仰着头,仰久了头上传来微微的酸意时,他们才察觉到赵晋的用心。
他就是故意不下来的!
两人“蹬蹬蹬”爬上楼梯,与赵晋夫妇二人对面相望。
四周吵吵嚷嚷的,可上面却有一种诡异的安静,只有半开的窗棱外风吹进来的声音,厅中的八角烛灯被吹得忽明忽暗。
“赵晋,你此番因为私心铸下大错,你可知罪?”杜一清眉头一扬,打算用大明的律法将他框住。
“我何罪之有?”赵晋挑眉,冷冷一笑,他并不害怕他。
“这翠花楼经营得好好的,却被你一句话就给折腾成了这般模样,你说你错在何处?”
“翠花楼花娘下毒毒害前来寻欢的恩客,本官也只不过是照章办事!”赵晋眉头都不掀淡淡回击,他声音低沉,语气清淡,不慌不忙。
这样的他让杜一清有片刻的疑惑,他似乎有所倚仗,难道今日又要让他逃脱责罚?
他不甘心,好不容易才策划了这么一场专门针对他的戏码,都已经开始上演了,怎么能在关键时刻放过呢?
他将目光望向神助功赵德正,他会意,立刻开始指责赵晋,说他不孝,不忠,不仁,不义……
高帽子是一顶一顶地往赵晋头上戴。
赵晋看着他的眼神冷峻而寒凉,却自始至终连理都不理他。
赵德正一个人说了许久,却连个回应都没有,不由怒上心头,指责赵晋瞧不起人。
“赵主事,如果本官没有记错的话,你不过是一个五品的户部主事,而本官乃正四品知府,你品级低于本官,本官何需对你尊敬,更何况,你乃京官,此处是锦官城,乃本官治下,何时有你说话的份?”
他不是已经给他扣上了不忠不孝的帽子了吗?那他就索性遂了他的意,反正他们父子俩的恩怨与官司,他早就借傅青渊之口告知了皇上,不然赵德正也不会又在户部主事的位置上熬了三四年而迟迟不得升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