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八 章(1 / 2)

加入书签

武同春道:“你以为在下会相信?”

“黑纱女”道:“信不信由你,‘黑纱女’从来没有杀人不认帐的。”

“好,就算不是你杀的,你为何要窃听别人谈话?”

“凑巧碰上。”

“可是你追踪在下?”

“因为有话要问你。”

“为何不在中途,要一直追到此地?”

“算是好奇吧!想看看你办什么事。”

“鬼话,你说的半句也不能相信。”

“不信拉倒。现在该你回答,武同春现在何处?”

“不知道!”

“你不愿回答?”

“当然!”

“你想死?”

哈哈一笑,武同春道:“‘黑纱女’,别门缝里看人,告诉你,别人怕你,在下可不在乎。”

“你真的不在乎?”

“一点都不假!”口里说,心里却已经有了戒备,这神秘女人的功力究竟高到什么程度他无法想象。

意外地,“黑纱女”冷冷地道:“我知道你想激我现身,我偏不上你的当。你不愿回答就算了,反正总有一天我会知道的。”

看样子,她根本不准备现身,武同春反而发了痴,因为目前这错综复杂的情况,关系他父亲的死因。

虽然,父亲是死在二十年前,从声音判断,“黑纱女”年纪不大,但不能说没有关系,谁知道内中的蹊跷?心念之中,口风一变,道:“咱们来个君子协定?”

“黑纱女”传出一声脆笑,道:“什么君子协定?”

武同春道:“你现身出来,我们开诚布公地谈,谁也不许隐瞒事实,如何?”

“黑纱女”道:“那是说,彼此有问必答?”

武同春把心一横,道:“正是这句话!”

“黑纱女”道:“谁能保证彼此说的都是实话呢?”

就在此刻,一个声音接口道:“我来当中间人,由我保证!”

不需瞩目,光听声音武同春便已知道来者是谁了。

话声传来,人却不见现身。

“黑纱女”的声音喝问道:“来的是什么人?”

老叫化的声音应道:“是个站门托碗的。”

“鬼叫化么?”

“芳驾见识不差。”

“阁下想管我的事?”

“非也,要饭的是找我这老弟有事,并非管姑娘的事。”

“阁下说要当中间人?”

“不错!”

“怎不现身?”

“咱们彼此,彼此。”

“什么彼此,彼此?”

“芳驾施展的是‘异位回声’之术,要饭的却是‘回声异位’,咱们收起这玩意儿,一同现身如何?”

武同春立即明白过来,难怪闻声不见人,原来对方施展的是“异位回声”之术,所以才无法判断发声的方位,想不到“鬼叫化”也会这一手。

脆脆一笑,“黑纱女”道:“你们既是一路的,还谈什么中间人?阁下最好劝劝他,说出武同春的下落,彼此不伤和气,这是上策。”

“鬼叫化”道:“我这位老弟脾气也很绝,劝不来的。芳驾还是现身出来,当面问问他吧!”

“黑纱女”声调一变,道:“我不想问了!”

“怎么又不想问了?”

“反正迟早我会知道的。”

“那就算了!”

武同春忍不住道:“‘黑纱女’,你找姓武的何为?”

“鬼叫化”的声音道:“她已经走了。”

武同春为之一怔,这种行动,简直与鬼魅幽灵差不多,不知其来,不明其去,人走了,想追到她是不可能的事。他不明白“黑纱女”为什么要找自己,记得年前,她曾说过不要自己死.要让自己活着还债,这是什么意思?还有寺里“了悟”的命案……光影一动,“鬼叫化’出现身前,的确是形同鬼魁。

武同春迫不及待地道:“您老知道寺里发生的事么?”

“知道了!”

“在下怀疑是‘黑纱女’下的手。”

“不是她!”

“不是她?您老怎么断定不是她?”

“她没有进庙,我一路跟了来的。”

“那会是谁?杀人的手法跟她一模一样,不见伤痕。”

“杀人无痕的功力,武林并不鲜见。”

“您老知道的还有谁?”

“鬼叫化”沉默了片刻,道:“半甲子前,有‘接到婆婆’,‘玄灵子’两人’但已久不现身江湖;再以前有‘人外人’,但不可能仍活着,目前江湖中只‘黑纱女’一人。

武同春深深一想,道:“‘黑纱女’是‘接引婆婆’的传人?”

“只是推测,不能确定,因为男人极少有收女弟子的,所以如此判断。”

“如果凶手不是’黑纱女’,会不会是‘玄灵子’本人或他的传人?”

“这得要追查。”

“有一点在下想不透……”

“什么?”

“‘黑纱女’业已承认是在废墟中窃听的人,如果她没杀人,难道还有第三者窃听到在下与您老的谈话,而赶先一步来杀人灭口?”

“难说t”

“您老到此地来。…,”

“我忽然想起件事,所以跟了来。”

“‘您老想到什么?”

“老叫化”四下一望,道:“我们离树林远些再谈,以防被人偷听。”

武同春点头道:“您老顾虑的是,我们到路上去。”

两个人离开护寺的柏林,来到光坦的路上。

武同春急着问道:“可以说了?”

“感应寺上一代住持‘无我大师’被害时,曾提到过西门这个姓,当时是告诉武同春,有个叫白石玉的也在场-’…-”

提到白石玉,武同春心中一动,几乎脱口说了出来,一想到自己目前的身份,忙把到口边的话吞了回去,“以了一声道:“白石玉是什么来历?”

“不知道,那小子一副娘娘腔,城府很深,是个可怕的角色。”

“对了,他曾到山中找武同春,追究他的生死下落……”

“先不谈这个,听我说完。我想在想去,想到一个人,叫西门尧……”

“西门尧?”

“不错,他与‘无我大师’曾有过从,也算方外之交,由于他为人怪衡孤高,所以我不愿踉他往来-二——--”

双睛一亮,武同春道:“他会是凶手么?”

“鬼叫化”沉吟着道:“很难说,但想起来……似乎不可能。”

武同春道:“为什么?”

“鬼叫化”道:“第一,他没有理由对老友下毒手,杀了‘无我,又杀其徒‘了语’。

第二,没听说过他练有杀人无痕的手法。第三,他从不行走江湖,过着避世的生活,所以在武林中没有名号,知道有他这个人的也不多,甚或没有。”

武同春苦苦一想,道:“这也很难说,武林多得是欺世之徒,表面高超脱俗,内心却怀诡诈,愈是巨好大恶,表面上意装得像圣人,也就愈不易让人识破。”

“鬼叫化”用竹枝重重一鼓地面,道:“有道理。”

“他的武功如何?”

“据‘无我’和尚说,极高。”

“他人在何处?”

“武陵山中,一处十分隐僻的谷里。”

“能找得到么?”

“可以,不过……我老要饭的不便出面,因为这一切都是猜测,如果不是事实.我这张老脸便无处可放了。这样吧,我们一明一暗,由老弟出面。”

“好!”

“你可要见机行事,不可鲁莽。”

“在下会的。”

“好,我们就上路,分开走,走在一道太惹眼。”

于是,两人分别上路。

三天后,武同春进人武陵山区,一路循“鬼叫化”做的暗号前行。

暗记到一个无名谷口为止,武同春心知已到地头,内心感到无比的紧张,因为杀害“无我大师”师徒的凶手,可能与父亲之死有关。二十年过去了,现在来查父亲的死因,真可说是桩陈年旧案。

他在谷口边吃干粮,边盘算行动的方式。

休息了片刻,他动身人谷。

没有路,是个人迹罕至的幽谷,但并不难走。

“鬼叫化”当然在暗中,但双方约好不见面的,除非到必要时老叫化才现身,事情得由武同春出面处理。

深人约莫两三里,山花奇石掩映中,呈现一间石屋,的确是个避世的好地方,表面上看住的就像是高人奇土。

武同春直趋石屋门前,镇定了一下心神,发话道:“屋里有人么?”

连叫三遍,没有反应。

奇怪,难道人离屋外出了?武同春走近门槛,向里张望,只见这石屋一明一暗,暗间看不到,想来是寝卧,明间里几桌椅榻,古朴无华,想见主人真是一个清高之土。

“西门老前辈在么?”

武同春再次发话,但依然没有反应,死寂如故。想了想,深人明间,探头朝暗间一看,只见一个头挽高合的黄衣老人,高卧未起,吐了口气,又道:“冒昧叩谒,有扰清静,请老前辈海涵厂怪事,毫无动静。

武同春心想:“老叫化说此老怪癖孤傲,不近人情,定是故意不睬……”心意之中,大声道:“老前辈何必担人如此?”

还是没有用,老人连动都不动一下。

无论如何,这是反常的现象,武同春意想愈觉不对劲,戒备着跨人暗间,欺近床边,只见老人双目半睁,完全失去了神采,不禁脱口栗呼道:“死了!”

用手一摸,冰凉,的确是具死尸,还没僵硬,证明死的时间还不太久。

武同春站在床前,木然成痴。

这老人就是西门尧么?何以致死?久久,他回过神来,细察死者,不但周身没有伤痕,连挣扎的迹象都没有,死状和感应寺住持“了悟”和尚完全一样,显然是同一人下的手。

如果说西门尧是杀害“无我大师”和“了悟”的凶手,他便不会如此死法,“无我”临死遗言西门是什么意思?真正的凶手该是谁?如果西门尧之死,也是灭口,这内情就简直是无法想象了。

“鬼叫化”说西门尧功力极高,那凶手的武功岂非更加不可思议?想不到的意外,使武同春惶惑失措,一时之间,不知如何是好。

此次的行动,可说极端秘密,凶手怎又会抢先一步呢?这种情况,足可使一个定力极强的人发狂。

如果此刻他抓到这诡秘而残忍的凶手,不把他撕碎,也会把他乱剑分尸不成,是恨,是气,但找不到发泄的对象,的确相当痛苦。

“站住!”暴喝传来,是“鬼叫化”的声音。

武同春连意念都不曾转,便冲出石屋,一看,不见人影,暴喝声分明在屋外不远,怎会不见人?侧方花树间人影一闪。

武同春本能地弹身电扑,人影疾速图逃,武同春以快得不能再快的速度截在对方头里,赫然是一个老秀才装束的人,颔下无须,看起来很怪。

一声龙吟,赛雪欺霜的长剑出了鞘。

老秀才惊声道:“冷面客!”

武同春下意识地一震,对方竟然一口叫出他的外号,而他对他却一无所知,但胸中那股愤毒之气,却升华到了极致,一挫牙,冰声道:“朋友先报个名号?”

老秀才目珠连转,栗声道:“此间主人是你杀的?”

这叫倒打一章,武同春一室,道:“你说什么?”

“人是不是你杀的?”

“少跟本人来这一套,先报来历?”

“你仔细认认看!”

武同春又是一愕,细加审视,这面孔的确并不陌生,但想不起对方是谁,在何处见过,摇摇头道:“在下想不起来,朋友自己报名吧!”

老秀才抓下方中,露出了一个方头。

武同春惊叫道:“你……感应寺的‘了缘’和尚?”

出家人改了俗家装束,到此何为?意图何在?“了缘”眸中厉芒连闪,道:“不错,正是贫僧。”

“到此何为?”

“追凶。”

“追凶?……怎会追到此地来?”

“冷面施主,这得请你解释一下……”

“什么意思?”

“到你敝寺,‘了悟’方丈被害,到了此地,西问老施主又遭不幸,这不是巧合,你总有个解释的,是么?”

一肚子的怒火愤焰,变成了满头玄雾,武同春哭笑不得,他本以为发现了凶手,却反而被指为杀人者,这从何说起?”

努力一定神,道:“在下先听大师解释。”

“贫僧说过是追凶。”

“死者是凶手?”

“不,死者是先师‘无我’的方外至交,由于先师与先师兄‘了悟’先后遭害,所以贫僧特地化装赶来,想向西门前辈请教一下,先师生前是否结有仇家,想不到……阿弥陀佛,现在听施主的说法了。”

武同春一时之间竟说不上话来,这事太离奇了,“了缘”和尚交待的话,情在理中,心念数转之后,道:“大师认得‘鬼叫化’前辈么?”

“当然!”

“是他提供线索,所以来此地查询。”

“这么说……施主不是凶手?”

“不是!”

“这就怪了……”

武同春忽然觉得不对,刚才自己是听到“老叫化”的喝叫才出来的,不见“老叫化”的影子,却碰上这和尚,是“老叫化”不愿现身么?心念之中,声音一寒,道:“刚才出声喝阻大师的是谁?”

“了缘”和尚惊诧地道:“怎么?不是施主一路的?”

“大师没看到人?”

“看见人影追逐,不知是谁,大概追出谷外去了。”

武同春大愕,脱口道:“那才是真正的凶手!”话声未落,身形已经弹起,闪电般朝谷口方向射去,疾女口星火。

一条人影,横里截出。

武同春急刹身形,一看,是“鬼叫化”,不由惊声道:“是您老,怎么回事?”

“鬼叫化”气咻咻地道:“追人,追丢了!”

“那就是杀人凶手?”

“准没错,你进石屋,对方出谷,我发现了便追。”

“以您老的身法,竟会让对方……”

“我发现追我时,对方是在十丈之外,这段距离如果身法伯仲的话,是追不上的,而且这一路随处都可以隐身。”

“这么说,没看清对方的生形相貌?”

“没有。”

“对了,谷里还有一个人……”

“什么样的人?”

“感应寺的‘了缘’和尚。”

“鬼叫化”一怔神,道:“他来此地做什么?”

“说是来探询两次凶杀的线索。”

“不对!”

“不对?”

“快!别让他溜了!”

说完,飞身向谷里掠去,捷逾鬼魅。

武同春怔了怔,也跟着回头反奔,到了石屋外的现场,只见“鬼叫化”木立着,没有了“了缘”的影子,不由脱口道:“人呢?”

“鬼叫化”道:“他不走等死么?”

武同春茫然不解地道:“您老……在说什么?”

“鬼叫化”恨恨地道:“我说‘了缘’那贼秃是与凶手一路的。”

陡然一震,武同春粟声道:“他是凶手一路的?”

“鬼叫化”长长吐了口气,道:“老弟,你的江湖阅历还不够,对情况的判断反应不够快,事情很明显,对方是先我们而到,你进人石屋,‘了缘’井没现身,这当中便有蹊跷,等到老要饭的出声追人,你才发现他,同时,以循去那人的身手而论,可能在你我之上,如果‘了缘’不是对方一路,他不会留活口……”

武同春圆睁星目道:“‘了缘’居然敢先就师,后拭掌门师兄?”

“鬼叫化”道:“这当然是有其必然原因的。你再想,你到感应寺求见‘了悟’寺里僧众还没发觉方丈被害,到通禀时才发现,‘了缘’是“了悟’的师弟,要下手或由凶手下手,最便当不过。”

“可是……‘无我大师’说西门……”

“这是个可怕的谜,也是圣增一门的劫难。”

“我们进来,不见‘了缘’出去?”

“这四周哪里都可以脱身,只要有机会。”

武同春皎牙顿足道:“早想到这一点,在下说什么也不放他走脱。”

“现在说这话已经迟了。”

“我们可以去……”

“晚了,阴谋败露,他不会再回感应寺了。”

“嗨!真是……依您老判断,这公案会不会与无双堡主的死有关?”

“很难说,也许有关连,也许根本风马牛不相及。”

“现在该怎么办?”

“追查到底!”

“先到石屋里看看……”

“走!进去!”

进到石屋暗间一看,武同春不由惊叫出声,床上空空如也,根本没有西门尧的尸体,死人当然不会走路……“鬼叫化”怪叫道:“我们又栽了!”

武同春激动地道:“人……分明是冷僵了,在下探查过,这……”

“鬼叫化”道:“假死,西门尧定然练成了‘龟息大法’才能装死。”

“龟息大法?”

“不错,一门武林失传的奇功。”

“可是……在下闻声追出时,他仍躺在床上,那被追的……”

“当然是另外一个人。”

“这么说,‘无我大师’临死遗言没错,凶手仍是西门尧?”

“不错!”

武同春窒了片刻,道:“在下有点想不通……”

“什么想不通?”

“西门尧为什么要装死,这不是多此一举么?”

“不,只能说因应情况。”

“怎么个说法?”

“你到感应寺的时候,有没有提到老叫化?”

“有。”

“这就对了!”

“对什么……”

“对方知道东窗事发,想布这疑阵,掩饰过去,同时也绝我们的念头,不巧的是我们发现了另外两个人,所以对方的原计划告吹。”

“在下仍然想不透。”

“还有什么问题?”

“以循走那个人的身手。再加上西门尧,为什么不用武力解决,一了百了,还留下孤狸尾巴?”

“只有一个解释,对方还不到公开露面的时候。也许有某种顾虑!”

话锋一顿,像突然想到什么似地急声道:“快!我们到谷外附近搜搜看,如老要饭的所料不差,‘了缘’和尚可能没命了。”

“了缘”和尚败露了身份,被杀灭口是意料中事,武同春闻言之下,立即出石屋朝谷口方向电驰而去。

刚到谷口,远远听到“鬼叫化”的声音道:“到这边来!”

武同春由衷地佩服“鬼叫化”的身法,两人同时行动,他却先自己而到,当下忙循声奔了去。

箭外之地,“了缘”和尚斜倚在一方山石上,旁边站着“鬼叫化”。

果然不出“鬼叫化”所料,“了缘”和尚真的被杀灭口。武同春为之头皮发炸,是西门尧亲自下的手,还是另一同路人?“鬼叫化”铁青着脸道:“他死是罪有应得,不过对方的心肠未免太狠毒了!”

武同春上前检视了一下,道:“同一手法,杀人无痕,是西门尧下的手么?”

“鬼叫化”摇摇头,道:“无从确定!”

武同春沉重地道:“对方为什么要这么做?”

“鬼叫化”道:“必有原因,而且是很重大的原因,不然不会杀自己人灭口。”话锋一顿,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在地上猛一敲竹杖,喃喃地道:“准是如此没错,怎么早没想到呢?哼!我老要饭的豁出老命也要追根究底,以慰老友在天之灵。”

武同春脱口道:“您老想到什么?”

“鬼叫化”似有什么难言之隐,好半晌才道:“要饭的只是一种猜测,在事实真相未明之前,不便相告,这点请老弟见谅。目前情况已经发展到这种地步,即将来临的可以想见,你老弟如果不愿趟这场浑水,现在退出,为时不晚,反正你有双重身份!”

武同春陷人苦思,这必须有所抉择,惹上身便脱不了,心想:“自己的武功能更上层楼,归因于‘无我大师’遗赠的‘玄黄经’,大师遭了不测,自己难道不该为他追的缉仇?

再说,这件事也可能关系到父亲的死因,能袖手么?……”

心念之中,冷沉地道:“在下不想退出,反正已经趟进浑水了。”

“鬼叫化”挑眉道:“老弟打定主意了?”

武同春以断然的口吻道:“决定了!”

“鬼叫化”点点头,略显振奋地道:“好,既然如此,老弟目前注意两件事,第一、请传话与武同春,说老叫化有重要事跟他商量……”

武同春大为激动,他几乎想抖出身份,但转念一想又止住了。

“鬼叫化”接下去又道:“第二、老弟已经见过西门尧的庐山真面目,尽力注意查探他的行踪,同时留心一切可疑的事物,能查出他的同路人更好。”

武同春点点头道:“好,在下尽力去办!”

“鬼叫化”道:“我们现在分手,有事时我会找你连络,去吧!”

别了“鬼叫化”,武同春动身离山。

他的心情变得很复杂,本来,他是打算了断许中和的事后,便退出江湖,想不到情况的演变完全出乎想象之外。

许中和无事受累,妻子吴凝碧含慢而殁,女儿遗珠神秘失踪,现在又加上父亲死因不明的公案,还有“无我大师”这档子事,他已深深陷人,无法置身事外,严格的说,他负债太多。

奔了一程,山口在望,他突然想到了江姥姥,她是三代管家,当年父亲之死,她应该多少知道一些,“了语”已经遇害,她是唯一线索了。

于是,他决定回山在见江姥姥,详细问问当年情况。

日落时分。

武同春来到山外一个小镇,饥火中烧,迫不及待地进入第一眼所见的饭馆,要了些现成的酒菜,吃喝起来。

筷不停挥,饥火压了下去。

无意间抬眼外望,目光扫处,不由心头大震。

只见一个身材高大,长相威武的长髯灰袍老者,站在进门处,目光在座间腔巡,似乎想找个合适的座位。

这老者并不陌生,正是使双怪“九尺二”望影而逃的人。

此刻,灯火初燃,正是食客赶晚饭的时候,座头全被占住了,只武同春单独占了一张大方桌。

灰袍老者的目光,扫到了武同春,四目交接,武同春赶紧低下头去,对方的目芒像是带了刺,看了很不舒服。

小二走近桌边,哈了哈腰,难下笑脸道:“公子,这桌子还空着一半,能不能委屈一下让那位客官共桌。”

武同春点点头道:“当然可以,反正吃了上路。”

小二谢了一声,把那灰袍老者引过来安顿坐下,布了杯筷,老者点了酒菜,小二自去张罗。

武同春心里很不自在,想会帐离去。

但想了想后,又息了去念,他想摸摸对方的来路,由于此地近山,山中刚发生过大事,这老者来得突兀,说不定……老者先开了口,以低沉但却震耳的声音道:“对不起,使少侠不便。”

对方礼数周到,武同春不能没有风度,在原位欠身道:“哪里话,这有何妨,阁下太多礼了!”

话倒是很谦和,可惜戴了面具,表情呆滞而阴冷,给人极不愉快的感觉。

小二端上酒菜,替老者斟了杯酒,然后退开。

灰袍老者举杯道:“陌路萍踪,能共桌而饮,在江湖浪迹的人来说,也是件快事。来,老夫敬少侠一杯!”

说完,一饮而尽。

武同春举杯照干,道:“在下敬阁下!”

灰袍老者手抚拂胸长髯,道:“少侠如何称呼?”不怒而威。

武同春道:“在下‘冷面容’,请指教!”

灰袍老者徐徐地道:“老夫一向破人称为灰衣人。”

双方都在随口敷衍,不通名,不道姓,这一来,似乎没话好说了,各自吃喝。武同春认得灰衣人,仅只于一面之识,而灰衣人却认不出武同春,因为上次匆匆一面,武同春的身份是“鬼脸客”。

一阵叫卖声传来:“瓜子、麻花、落花生罗!”

武同春下意识地抬头望去,只见一个青布包头的半百妇人,手挽篮子,穿行在酒座间,那形貌似曾相识,不由心中一动,目光再也收不回来。

小二上前推了那妇人一把,粗声粗气地道:“喂!你这女人怎么不识相?告诉你没人吃你的瓜子花生,鬼喊鬼叫地使客人心烦,走!走,别处去卖吧!”

妇人赔着笑脸道:“小二哥,行行好,又不碍你们的生意,不是为了三餐,谁喜欢抛头露脸。”

小二撇嘴,道:“别来这一套,什么抛头露脸,难道你还出身名门?”

妇人苦着脸道:“小二哥,要不是我命苦,儿子有你这般大了……”

小二脸一红,大声道:“你走是不走?”

客人中,有人开了口:“小二,妇道人家,苦哈哈的求点蝇头小利,又不碍你的事,凶巴巴地干什么?”

一人开了口,好几个人跟着附和,都派小二的不是。

小二看看大家,尴尬地走开了。

“瓜子、麻花、落花生罗!”妇人转到了武同春桌边。

武同春像突然被毒蛇咬了一口,全身的肌肉抽紧了,眼也直了,这妇人,赫然就是为了救他而自毁店房的方大娘。

他不由虎地站起身来,口一张,立即警觉不妥,忙又把话咽了回去。

方大娘倒是吃了一惊,她当然认不出武同春。

武同春自知失态,所幸面具遮脸,别人看不出他的表情。

灰衣人淡然道:“少侠怎么了?”

武同春情急智生,目光向店门外连扫,然后坐下道:“是个熟朋友,一晃便过去了!”

说完,摸出块碎银道:“这位大娘,随便抓些佐酒!”

武同春口里说,心里如刀在扎,如果不是为了他,方大娘不会落到这种地步,这份恩情如何补报呢?方大娘望着那块银子道:“公子,小妇人没得找!”

武同春难过得几乎想哭出来,强忍着道:“不必找,多的算……送你吧!”

方大娘摇摇头道:“这怎么成,这块银子少说也可以买上五篮。”

武同春吁口气道:“随便抓些,别的不必说了!”

灰衣人插口道:“人家既然好心赏你,就别推三阻四了!”

方大娘惶恐地望了武同春一眼,弯弯腰道:“谢公子,小妇人就愧领了!”说完,把瓜子花生大把往桌上抓。

武同春忙伸手止住道:“够了!吃不了这么多!”

方大娘住了手,一副感激涕零的样子。

武同春忍住满腹的酸楚,故意找话问道:“看这位大娘不像贫寒出身,为什么你会落得这么……”

方大娘叹了口气,道:“谢公子好心。小妇人是一方面借此谋生,一方面寻找失踪的儿子!”

武同春一愕,据他所知,方大娘丈夫早死,根本没儿女,脱口道:“寻找失踪的儿子?”

心里在想:“方大娘是会武的,方家老店虽然烧了,但总会带出些细软,怎会落到叫卖零食呢?其中必有缘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