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凤珩的选择(2 / 2)

加入书签

苏曼卿的话还没落音,凤珩的身影就消失在了院子里。

独自坐在房间里的小姑娘有些愣神,不知道为什么,最近爹爹和小哥哥,似乎都有些怪怪的,是她的错觉么

才十一岁的小姑娘,还理解不了,有一种天灾人祸,正在降临苏家的头上。

她被凤珩和苏志远护的好好的,一点都接触不到头上天空的阴霾。

此刻,曾云柔已经到了书房,一进房间,她就板起了脸。

“你们两个,还知不知道时间了”

沉浸在书中的父子两人对视一眼,顿时站起了身。

“夫人”

苏志远赔笑,“你怎么来了”

瞧了一眼外面的天色,他心中一虚。

“是要吃午膳了吧我这就来,这就来。”

曾云柔嗔了他一眼,“还这就来,要不是我人来了,你能记得起还要吃饭”

知道丈夫是为儿子好,可她还是不赞同。

“江庭备考已经够辛苦的了,你也得先顾忌着他的身体不是书可以晚点再看,饭能晚点再吃么”

“是是是,夫人说的是。”

在曾云柔面前,苏志远一点反驳的话都不敢说,连连点头应是。

瞧见这副惧内的模样,苏江庭忍不住偷笑出声,将书一放,他轻咳道。

“娘,是我说要看完再吃饭的,不怪爹。”

“真的”

曾云柔狐疑的看着父子两。

“当然是真的。”

两人同时点头。

“这还差不多。”

曾云柔满意了,也不追究了。

“行了别说这么多了,先去吃饭吧。”

儿子这几天一直忙着看书备考,他看着心疼着呢。

“哎,好嘞。”

父子两应了一声,连忙跟着她后面出了书房。

一家三口回到住院的时候,凤珩还没回来。

“咦,阿珩呢”

苏曼卿晃着腿,小脸上还挂着那么一丝不解。

“小哥哥说他有事要办,等会儿再来吃。”

有事要办

苏志远脸色微变,莫不是又发生了什么事

“竟然他有事,那我们就先吃吧。”

曾云柔也没多想,还以为是生意上的事,招呼着大家就开始吃饭。

将碗筷递给了苏志远,发现他在走神,她不满的敲了敲碗。

“想什么呢快吃饭呀。”

“哦,好。”

苏志远接过碗筷,压下了心头的担忧。

“吃吃吃,江庭这几日辛苦了,多吃点肉,还有这个鱼也不错。”

回到自己房间,凤珩关门唤出了步杀。

“秦家那边,最近有什么消息么”

“回世子,暂时没有。”

这个答案凤珩早有预料,也说不上失望。

“那名单的事呢有结果吗”

前几年他去京城,为了名单在京城潜伏了近一年,却一无所获。

名单的事,现在还在寻找中。

是他的一块心病。

“也没有。”

步杀摇头,凤王爷当年把那份名单藏的太过严实,至今都没有被人找到。

当初凤王府被抄家,大部分东西都被充入了国库,只余一些零散东西流落在外。

之前他们在京城的一年时间,已经将流落在外的东西都查探过了一遍,可惜什么也没发现。

至于国库里的东西,他们倒是想查,却没有渠道去查,只能暂时先放在一旁。

“没有就算了,名单的事暂缓,你给秦简他们传信,调一支秦卫军过来,另外,我需要柳阁的情报。”

名单藏的太深,暂时找不到,浪费时间,不如先把重点放在别的上面。

比如,苏家这次的麻烦。

要是可以,他也不怕暴露一些势力,先尽量保下苏家再说。

听了这个命令,步杀皱眉,抱拳道。

“世子,秦家的势力是绝密,若是动用的话,京城那边想必会听到风声。”

京城那些人也不是傻子,一个个精明的很。

秦家本就是凤王府的旧部,还手握大权,盯着的人多着呢。

好端端的,秦家突然派出秦卫军,调遣至江城。

傻子都知道江城有猫腻了,到时候只要随便派个人来一查。

凤珩必定暴露。

毕竟,世子刚来江城的时候,也没有变换姓名,苏家又是大家,一打听就知道了。

他能理解世子的心情,苏家对世子有恩,是世子的救命恩人,苏家夫妇更是把世子当成亲生儿子一般对待,这样的情谊不可谓不深。

可这也不是世子暴露自己的理由。

若是真的暴露了,不止是世子,苏家照样还是得覆灭。

那又何必呢

“听到便听到吧,现在也顾不到那么多了。”

凤珩如何不知步杀所当忧的。

可他做不到置之不理,苏家对他有恩,若要他眼睁睁的看着苏家覆灭,他成什么人了

更何况,他是要娶卿卿的,若是卿卿知道,他曾经有救她父母的机会,却选择了见死不救。

卿卿会怎样想他瞧出了凤珩眼中的坚定,步杀手一紧,当即就跪下了。

“世子,恕属下不能听令。”

他沉着脸,眼中满是劝告和信仰。

他不否认苏家的好,可他是凤王府的人,遵的是凤王府的令,以凤王府的利益为先。

若是不需要世子暴露,他二话不说会为保护苏家出一份力,哪怕是要他的命。

可代价是世子积蓄多年的势力,浪费一空,他无法接受。

“你要抗令”

凤珩一怔,俊脸缓缓沉了下来,凤眸微微向下耸拉,不怒自威。

他张唇,语中带怒。

“步杀,你是不是忘记了自己的身份”

“步杀不敢忘自己的身份,只是离开王府时,大统领曾经与属下说过,世子是整个王府的希望,步杀一直记着这句话,绝不能让世子冒险。”

步杀岿然不动。

不论如何,他都不能看着世子冒险,这跟他从小被灌输的思想不相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