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艰难的总理人选(1 / 2)
杨兴显得非常激动,离开座位,一边来回走动,一边挥动双手演讲道:会的,萧督军,怎么不会实现和谐社会呢?
只要我们消除军阀混战隐患,只要我们保证国家安定,我们就能够建设和谐社会。【搜索最新更新尽在p与果名档宣传那样不堪,在当时,广东可以说是全国模范省,让大家看看陈炯明成绩吧。
政治上,实施“联省自治”,使广东成为全国的“模范省”。建立了现代的政治机构,如:广州市的正式建市由其主导进行。立法、行政、财政、审计等机构运行有序。推行基层民主和自治,精兵简政,与民休息。
经济上,兴办实业,兴建公路,扶持民企等,使广东在民国期间得到最好的发展。
教育上,私立学校兴盛,为全国之最;发展公办教育,实行免费教育;请陈dx任省教育长。
社会生活上,革除陋俗,主要禁绝烟赌,使之绝迹,民风大好
可以说从后世穿越到民国时期杨兴所作的,陈炯明都在做,但是由于历史局限性,他没有掌握到关键环节,虽然做得很欢,但是也难以从根本上提升广东实力而已。
在杨兴离开南宁的时候,探听到与孙文闹得不快的陈炯明派出使者前来相见。
对陈炯明的使者,杨兴认为时机不成熟,坚决不见。
但在另一公开场合,杨兴公开点名表扬陈炯明,说陈炯明治理广州成绩斐然,在陈炯明治理下,广东这几年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人民民生得到很大改善。
再加上杨兴与吴佩孚在湖北宜昌会面,在北方传出希望杨兴组阁事情后,陈炯明更认为杨兴对孙文的支持非常有限。
在这种情况下,陈炯明反对北伐更为得力,陈炯明不但反对北伐,更是主张联省自治,建议把广东这个南方省份作为模式推广到全国。
这与力主北伐统一全国的孙文的主张有着极大差异,两人矛盾逐渐激化。
在与孙文矛盾激化之后,陈炯明暗中勾结吴佩孚,并联合赵恒惕,阻止北伐军入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