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2章 半渡而击(2 / 2)

加入书签

当然,羊祜也不敢掉以轻心,兵法上最忌讳的就是半渡而击,现在晋军渡河时,最怕的就是匈奴人的干扰,羊祜特意地派陈元和周旨做为先锋,先期渡河,在汾河西岸构筑起一个滩头阵地来,以接应大军渡河和抵御匈奴人的突袭。

陈元和周旨奉命之后,首先乘舟渡河,此时汾河水位回落,河道最窄处也仅仅才有百十来丈的宽度,须臾即渡。

二将率军登岸,此时汾河西岸空无一人,周旨大笑道:“羊都督也太过小心了,这汾水西岸并无匈奴人一兵一卒来把守,又有何惧哉?”

陈元道:“周将军不可大意,羊都督既然如此吩咐了,定然有他的道理,匈奴人此时未至,未必就不会迟来一些,我们还是依令行事吧,否则被匈奴人杀到,定然是措手不及,也将耽误羊都督的渡河大计。”

周旨虽然认为羊祜的命令有些夸大其辞,但他也不敢轻易地违抗军令,听得陈元如此说,两人也就立刻行动起来,建立一座宽约三里,纵深五里的的滩头阵地,滩头阵地的大小,最起码地保证七万大军可以尽数地活动在西岸。

对付骑兵,最为有效的手段就是深壕高垒,这样的工事,一般而言骑兵是很难攻破的,不过深壕高垒可不是一鞠而就的事,它需要晋军大批的人马和比较长的时间才能兴建完成。

但渡河行动毕竟不同于平常的行军打仗,平时行军打仗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将兵力全部投送进去,但渡河之时,受渡船和浮桥这些东西的影响,晋军很难在短的时间内到位,这就必须要倚靠已经渡河的军队组织一个的效的防御阵地,以此来构筑一道坚实的防线,以方便河东岸的晋军可以源源不断地赶到西岸来。

在陈元,周旨的带领下,晋军士兵立刻投入到了兴建工事的高潮之中去,首先在滩头阵地的周围,深挖出一条数丈宽的壕沟来,壕沟的宽度,尽可能的不让匈奴骑兵逾越过去。

挖壕挖出来的土也有大的用途,一般都是朝内叠放,在壕沟内侧形成高叠的土坡,可供弓箭手来隐蔽,以方便弓箭手对外围之敌的射击。

晋军连续地数日都在强渡汾河,无数的晋军也是源源不断地渡过河来,加强了河西的守备,同时也投入到了兴建外围壕堑之中。

经过了晋军热火朝天的兴建,整个滩头阵地已经是初具规模,壕深堑高,颇有气象,而且整个阵地在不断地向前沿伸着,每向前沿伸一里,便可以容纳上万的晋军人马,如果按计划完工的话,晋军全部人马渡过河来都不成问题。

但就在晋军的滩头阵地周围的防御工事尚未完成之时,由打晋阳城方向,杀来了无数的匈奴精骑,如黑云委地,向着晋军的阵地就扑了过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