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2章 马隆的智谋(2 / 2)
文鸯不但悍勇无双,而且言辞犀利,善使攻心之策,面对张乐赵卓二人,全然不落下风,见事不可为,全身而退,倒也不失名将之风范。
第一天的交手双方不分轩轾,但可以预想到的是,接下来文鸯的进攻,必然会更加地猛烈,因为司马骏还被困在安国,文鸯耗不起,他必然想要速战速决,全力争胜。
张乐和赵卓自不敢大意,屯兵于南深泽,严防死守,严阵以待,不让文鸯再去钻任何的空子。
┄┄┄┄┄┄┄┄┄┄┄┄┄┄┄┄┄┄┄┄┄┄┄┄┄┄┄┄┄┄┄┄
马隆接到急报的时候和文鸯是在同一天,他自然和文鸯想的一样,不敢有任何的怠慢,当下点起人马,望安国杀来。
司马骏的命,那绝不是儿戏,一旦司马骏出事,司马炎肯定会迁怒于所有相关的人员,更何况司马骏的手中,还有八万的晋军,不管是谁领军,也不可能见死不救。
马隆是刚刚攻下的南皮,整个渤海郡,也已经尽在他的手中了,在马隆的计划之中,接下来将会实行对蜀军大范围地迂回包抄,与中路军西路军协同作战,便可以彻底地击垮蜀军的主力,收复冀州,进而进取并州。
但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当马隆看到周旨的急报之时,顿时便吃了一惊,他马上就明白了刘胤的真实作战意图,放弃边路,集中兵力攻击中路,相对于晋军三路分兵而进的策略,刘胤的这一应对战术确实是很到位,如果真的被他吃掉中路那八万大军的话,晋军这次的进攻,毫无疑问是惨败。
马隆自然不能坐视司马骏灭亡,立刻整点起大军,浩荡而进。
从南皮到安国,有三条路可选,一路是走漳水以南,从下博进军,再折向北直抵安国,第二路是走乐成,经饶阳而至安国,另一路是走武恒、中水,到安国。
这三路之中,第二条最近,走的是直线距离,第一条路线虽然比较绕远,但所经之处,都是在晋军的控制之中,可以避免与蜀军交战。第三条路则相对比较偏避一些,路途也比较绕,至少要比中路多出一天的行军时间。
面对这样的选择,如果是文鸯,自然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中路,因为这条路最近,而救援最需要的就是时间。
不过马隆却另有考虑,在大军出发之后,原本是沿着中路这一道路而行进的,到了乐成之后,马隆却突然地下令改变行军路线,直取武恒。
所有的人都是大跌眼镜,马隆此次的进军路线太令人匪夷所思了,完全是舍近求远,舍本逐末,按这个行军路线进军的话,司马骏早就困死饿死了。
马隆则是自信从容的,如果蜀军在安国打伏击战,外围必定会设有阻击,晋军想得到从南皮进军安国,必然要走乐成,晋军想得到,难不成蜀军会想不到?马隆认为,蜀军必然会在晋军的必经之路上设伏,如此走岂不正中蜀军下怀,欲速则不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