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朋友(1 / 2)

加入书签

列车炮虽然快过时了,但这会在某些场合还是非常管用的,比如在压制对手野战炮兵和攻坚时就非常管用。

野战炮兵一般没列车炮那样的射程,一旦被列车炮盯上就毫无还手之力。而攻坚时,大口径列车炮从极远距离上射来的大落角射弹,对于地下坚固的工事甚至就是没有直接命中,那惊天动地的动静都能给里面的人造成心理上的极大恐惧!

俄罗斯在19世纪就有自己的列车炮,而苏联是从20年代中期开始开新的铁道炮工程师杜捷尔斯基开始着手将“伊兹梅尔”级战列巡洋舰准备的356毫米加农炮移植到装甲列车上,改装成型列车炮。

根据杜捷尔斯基的建议,一个专门负责铁道炮研制的设计局于1930年成立。苏联当时建造的铁道炮均采用现成的舰用火炮,口径有130毫米(最大射程23.5公里)、152毫米(最大射程30.8公里)、180毫米(最大射程37.8公里毫米(最大射程31.2毫米)等几种。

最早的苏联铁道炮主要是为海防服务,建造铁道炮计划的目的是要同现有的或将要建造的碉堡和海岸火炮配合,守卫苏联漫长的国境线。由于铁道炮必须与海军舰艇协同作战,因此波罗的海舰队先装备了新的铁道炮,然后是远东舰队。

不过到二战爆前,苏联的铁道炮在数量上还是远未达到预期目标:到二战开战前夕,苏联拥有11个铁道炮兵连,共37列铁道炮。

在战争爆后,就半年时间内又紧急生产了70门铁道炮,组建成29个炮兵连。而且波罗的海舰队武器库中储存的100毫米、130毫米和152毫米炮和原准备装在新造舰艇上的火炮,基本上都被安装在列车上与其他火炮一起参加战斗。

但就是这样,在漫长的战线上,红军对于铁道炮的需要还是需求大于供给。多家车厢工厂把能够搞到的旧式大口径火炮都往车厢上装。弥补巨大的供需缺口。在乌克兰,“土造”地列车炮还参加了敖德萨保卫战;在立陶宛东部和拉脱维亚,也有“土造”列车炮的身影。

现在这两门k5列车炮就像天上掉的馅饼,而且铁道炮兵同志们不用为那不同的轨距担心——显然这两列列车炮专是专门为东线准备,用的是苏联宽轨距车轴:一直到这会,布列斯特至明斯克的铁路大动脉还是宽轨。德国人就像历史上一样效率不高!

在接近捷尔任斯克城地公路两侧,到处都能看到被击毁的德军装备。林俊没有继续往西的打算,车队返回明斯克城。

在城区西南,看到一处巨大的“坦克坟场”,那是古德里安部队的归宿之地。正有些红军士兵和技术人员在检查德国装甲车辆,将彻底被毁坏和还能修复利用的那些分开。

部队消耗非常大。缴获地德军装甲车辆也要被利用起来。东拆零件西找弹药。加上苏联燃油、坐进苏联坦克手就能战斗。当然。要给这些德国战车加上红军标志。不然会挨自己人炮弹地。

各师各军都有自己地“缴获堆积场”。一切能被利用起来地德军装备都不会被浪费。如果时间容许。连那些废铜烂铁都需要运往后方地炼钢厂回炉:做不了坦克大炮。当手榴弹外壳还是可以地!(比如德国坦克装甲板质量很好。但对苏联而言简单地回炉后浇筑自己坦克地炮塔就行不通。因为制造工艺不一样。装甲钢制造工序和工艺非常复杂。像德国地表面硬化渗碳钢回炉后。钢铁地特性就会生很大变化。)

第49集团军所属民兵第四师缴获物资堆积场。一队来自坦克第13军地“共产国际”拖车正在拖曳几辆德军坦克。林俊地车队正好经过看到那热火朝天地工作场面。

天气挺冷。但动机轰鸣。大声地吆喝不断。同志们地干劲丝毫没被这严寒地天气干扰。眼尖地林俊看到远处那些德国坦克大部分都是新式四号坦克。而有几辆样子很特别。照理它们不应该出现在这里。

布琼尼需要返回自己地指挥部。而林俊决定在堆积场再做下停留。于是分道扬镳。林俊过会坐他地“装甲专车”回去。

拿几辆不是坦克。林俊在这里竟然看到了三号突击炮。还是长身管地!

对于德国的三号突击炮林俊可是非常熟悉。而且它也是大名鼎鼎——二战中不管是红军,还是英美军队,都吃过3号突击炮的苦头!

3号突击炮是二战中德军主力装备之一,对德军而言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它没有炮塔,可以节约大量的制造时间,所以德国各军工厂生产地数量相对来说非常高。

三号突击炮最出名的是它的反坦克能力和战绩,但一开始它并不是当做“坦克歼击车”设计,而是作为步兵机动支援火炮:甚至它的成员不称为装甲兵,而是属于炮兵。

月。德军要求开一种装有75毫米或以上口径主炮的步兵支援车辆年期间。埃克特公司制造了试验性的0系列:它一共制造了5辆,使用的是型的底盘和低强度钢制的上部结构。装有24倍口径地火炮。

林俊知道短管地三号突击炮会出现在这会的东线月,它就投产了。早在法国战场,早期型三号突击炮优异地表现就得到了德军肯定。

作为一种步兵支援武器,那会三号突击炮在攻击时的主要目标是碉堡、机枪阵地、反坦克炮阵地以及其他障碍物。开始时,三号突击炮是编成突击炮营,后来编成突击炮旅,一般作为独立部队配属给集团军一级,而只有精锐的国防军部队和武装党卫队才在师一级编有突击炮旅。

不过显然那几辆突击炮上的火炮身管过了24倍口径,照理从月到月。德国人共制造了5种型号的3式突击炮它们都装备24倍口径的75毫米短管炮并一直在前线服役到1943年中期。

要到月,装备了火力更强的40型43倍口径的75毫米炮型才开始生产。而到月,新的f/8型代替了f型的生产,它装备的是性能更好的40型48倍口径的75毫米炮显然,德国佬已经加快了它突击炮地研装备度。

看着那辆欧宝车和布琼尼的卫队启动。林俊才转身往路旁的堆积场走。被履带压过的雪地非常滑,走路都有点一跳一跳的味道。

公路上这支特殊车队的动静吸引了堆积场上人的注意,远远的看到的战士们已经停下了手中地活计:虽然看到挂着苏联元帅旗的轿车已经开走,但留下那么一列车队和一个头戴高筒皮帽、一群警卫伴随的高级指挥员,还是来个立正没错——远远看见高筒帽就立正,这也是红军传统之一,意味着至少是个将军过来了。

靠地近的人已经热血沸腾,因为他们已经看清来人竟然是副统帅,无论是步兵还是装甲兵都向心中的统帅敬礼!

面对那些狂热的眼神。林俊是一脸肃穆回礼,手举起来走了几步才放下——这下是连人都停了下来。

林俊看到个熟人,一个四十来岁的“老上尉”:对方正面带笑容、一脸惊喜的看着自己。

“副统帅!”那人再次向林俊敬礼。而林俊已经看了他有两秒钟,因为一下子想不起来他的名字,但记得是在哪里见过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