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二章 不期而遇(中)(1 / 2)

加入书签

在机场起飞前,林俊检查了自己座机右翼的情况:那里有两排整整18个弹孔,机翼从上到下都给击穿了。

运气不错,机翼没有断裂也没有起火,不然只能跳伞!

不是空中一眼瞄到的一排,而是两排整整上下36个洞!

当林俊和赫尔曼最后一次对射时,双方差不多是在相聚一百多米的位置才各自击中对手!109战斗机那两挺mg17型7.92mm航空机枪发射的7.92x57mm毛瑟弹,在这个距离具有极强的穿透力!

如果使用的是ss重尖穿甲弹,至少能穿透11毫米以上的均质钢装甲!而这批拉格7的机翼可是胶合板做的。

在109战斗机上,德国人常常给那两挺发动机上沿的mg17使用重尖穿甲弹和smkl型穿甲曳光弹,近距离击穿苏联战斗机的机翼跟玩似的。。

还好没在近距离被击中驾驶舱或者发动机,不然就算7.92毫米口径的普通重尖弹都会带来大麻烦。

自己驾驶的是“木头飞机”,不是美国佬的b17和自己这边的彼8,击中要害也会完蛋!不过还好,被击中的是机翼。

“元帅,我们检查了一下,自封油箱橡胶内衬非常好,完全将油箱的弹孔密封住了。”

看到林俊检查自己座机的机翼,一名机械师连忙上来说明一下:里侧的那一排弹孔是击穿了机翼油箱的,还好没有漏油。

拉格7可不是rb人的零式,rb人为了减轻重量、增加航程和灵活性,用的是“赤裸裸”的非自封油箱,结果常常一点就着。

还好,赫尔曼的那门20毫米中轴炮当时已经没弹药了!不然两排小弹孔中间要是再挨上三四发20毫米炮弹,德国人那种装药系数超高的爆轰型炮弹,绝对能把自己的机翼给撕下来!

看着机翼的情况林俊心中还是有点庆幸的。

而自己当时的战术也完全正确,打下赫尔曼的座机后三门航炮也基本没弹药了,不然接下去还真得主动撤退。

拉格7在对冲后要是想撤,109f4型在5000多米高度拐个弯后再想追是完全做不到的,速度不够。

至于赫尔曼就没那么好运气了:拉格7有三门ns-23型23毫米航炮,这个型号的苏联航炮配用的175克重的ozt高爆燃烧曳光弹虽然初速只有690米/秒,200克重的bz穿甲燃烧弹更是只有610米/秒的初速,但挨上两发也能让你一架单发战斗机吃不了兜着走!

就算五几年朝鲜战场上的f86都扛不住,更不用说109。

其实赫尔曼运气还没有到最糟,如果当时林俊座机发射的炮弹击中的是109的驾驶舱附近位置,厚弹壁、炸-药低装填系数的23毫米ozt高爆燃烧曳光弹会产生不少杀伤力巨大的弹片,那样估计上尉就被弹片削成破麻袋了!

工艺技术原因,德国人的航炮炮弹里头炸-药多,会造成“爆轰”效应,能有效破坏体积巨大的轰炸机的机体机构,对战斗机当然也一样。

面对的威胁不同,到目前为止英国人笨重的四发轰炸机可不少,德国人只能这么干:用7.92毫米机枪对付兰开斯特这样的大家伙,就算命中个上百发,只要没击中要害,对方照样飞。

等过段时间遇上坚固的b17和b24,德国人会发现自己之前的思路是如此应景。

而苏联航炮炮弹因为炸-药装填得相对较少,但因为弹壁厚度大,那有效弹片就多。暂时现有型号炮弹对大型四发轰炸机的机体机构破坏能力一般,但对人和发动机等部位的杀伤能力够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